重慶“一表通”智能報表爲基層減負賦能
暑假臨近,各地即將迎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作爲重慶市高教大區,往年這段時間,團沙坪壩區委要把大半人員投入這項工作中去——收集全區162個鄉村和社區的需求,再對接到16所高校的各個院系。今年,1名工作人員利用“一表通”就搞定了。
“我們抓住報表整合與流程再造這個‘牛鼻子’。”重慶市“一表通”工作專班負責人田異生說,重慶市開發了“一表通”智能報表系統,對全市所有的基層報表進行全面梳理與整合,藉助數字化手段實現報表的統一管理、智能處理,改革重塑基層報表生態體系。
“表哥”“表姐”不堪重負
收集不完的數據、填不完的表格……不少基層幹部長期被各種上報“表格”所困,自嘲是“表哥”“表姐”。一名在社區工作的基層幹部告訴記者,年中、年底等工作彙報高峰期,一天內有五六個表格要填寫上報。
“之前用傳統Excel表格或者在線文檔報送,有許多重複勞動,哪怕是同樣的數據都要從頭開始填。”另一名基層幹部說,報送高峰期,80%的工作時間都在填表,填表不只是“填”的動作,還要與不同人員來回聯絡、覈實數據,很多時候不同部門的統計口徑存在差異,覈實起來很麻煩,層層審批的溝通成本很高。
重慶市將數字重慶建設與整治形式主義爲基層減負緊密結合,把開發“一表通”智能報表作爲爲基層減負賦能的關鍵舉措,成立了由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雙牽頭的市級工作專班,市級部門和各區縣分別成立本級工作專班。
“一表通”首先念好“一”字訣。基層單位面對千家萬戶、千行百業,需要收集的報表有很多種。田異生表示,專班以與基層數據交互緊密的行業部門爲重點,通過深入梳理各部門核心業務、清理貫通基層的高頻報表,按照“去重、合併、轉換、編目、審覈、上線”的六步工作法,精簡清理歷史報表19萬餘個,建立包含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地址等數據項的標準化業務表“一本賬”,實現數據一次採集、多方複用。
團沙坪壩區委工作人員牟維江邊演示邊介紹,現在基層幹部僅需通過渝快政平臺“數字重慶”接口進入黨建平臺,點擊“一表通”,跳轉系統主頁面,填寫增量信息,系統會自動抓取歷史數據並生成標準化報表。
團沙坪壩區委副書記李力介紹,團沙坪壩區委目前只有5張需要定期填寫的常態化報表,近半年來,也僅收到過兩張市級部門的臨時報表。
數字化工具打破“圍城”
在重慶市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工作人員正在處理2025年暑假“假期公益託管營”行動各街道社區點位統計表。以往,他們正忙着聯繫社區對應人員蒐集信息,現在只需通過“一表通”就可以自動統計分析形成統計表。
暑期公益託管涉及青少年安全事宜,社區託管點位需要屬地公安部門、消防部門審覈把關,有時還會需要市場監管部門介入,以往要多部門報送、審批。人和街道團工委書記樊米玲說,現在,社區網格員提交報表審覈後,這張報表會自動關聯到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進行跨部門聯審。
人和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李莉表示,“一表通”以數字化的方式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基層工作人員也就有了更多精力進行羣衆的服務工作。
在全國多地呈現的政務信息互通難題中,“信息壁壘”“信息孤島”都是政務智能一體化的“硬骨頭”。
重慶市“一表通”專班建立了與數字重慶7個工作專班的溝通銜接機制,在IRS數據共享、系統共建共用等方面形成有效互動,爲打破信息壁壘提供組織保障。
重慶市制定發佈全國首個省域基層報表地方標準文件《“一表通”智能報表市級業務數據規範》,規範業務表名稱和數據元信息的分類、格式、值域等核心要素,從源頭上統一數據標準,爲數據的互通共享奠定基礎,有效避免各部門自定義數據標準導致的數據錯誤、不完整和低複用性等問題。
依託全市統建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IRS),通過“市級下沉、區縣填充、街道補錄、社區覈驗”閉環組織,以自動關聯填充爲主、基層手工補錄爲輔,歸集基礎數據超千萬條,治理數據數百萬條,形成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數據底池”,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打破數據分散存儲帶來的壁壘。
據統計,“一表通”投用後,重慶鄉鎮(街道)報表數量從平均137個壓減到39個,壓減約72%。
爲防止報表“體外循環”,重慶市級、區縣“一表通”專班定期收集“一表通”使用情況,嚴格監控報表“體外循環”,基層可匿名“向上監督”反饋。
田異生介紹,重慶市“一表通”在“通”字訣上下硬功夫、真招數,通過這一套“組合拳”打破了部門間信息壁壘,避免基層單位重複填報、多頭報送,切實減輕基層填報負擔,提升工作效率。
有效賦能治理效能提升
不久前,人和街道通過“一表通”中共享的經濟數據,意外發現了一家在全國開展業務的本地優質企業。社區工作人員主動線下走訪,瞭解他們的需求,還促成了業務合作。
李莉感慨,“一表通”中數據共享、統一調取的優點爲基層工作提供了更多挖掘轄區資源的機會。以前社區開展經濟服務工作,基本靠走訪、口頭摸底數據,還存在數據不準確等難題,現在可以實現數據共享,連接企業資源、人才資源。
她表示,“一表通”上線後,通過定期生成的基礎業務報表,街道能全面掌握基層開展活動的情況,依靠數據分析結果實時改進。比如在人和街道,青少年羣體佔比大,暑期公益託管活動、相親活動等很受歡迎,工作人員可根據實時報名數據分析青少年需求,不斷改善服務。
基層幹部告別埋頭填表、擡頭服務羣衆時,圍繞他們的評價機制也在不斷通過“一表通”科學完善。李莉提到,“一表通”豐富的數據資源爲轄區基層幹部的評價提供了公正客觀的依據,增強了對基層幹部考覈的科學性、真實性、精準性。
目前,重慶市“一表通”已在有基層報表需求的市級部門、41個區縣、1031個鎮街、約1萬個村(社區)四級貫通全覆蓋運行,基層工作人員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服務羣衆和推動經濟發展的工作中。
在“一表通”向更深層次推進時,不少人表達了對它的新期待。李莉希望,“一表通”能進一步與重慶基層智治平臺融合貫通,實現數據自動抓取,同時開發更多賦能鎮街的報表形式,更好地輔助基層工作。
團沙坪壩區委副書記李力期待“一表通”與高校等黨政部門以外的機構加強聯通效率,提升大學生實習實踐與社區鄉村的供需匹配度。
田異生說,按照中央有關安排,重慶“一表通”正在向全國推廣。重慶市“一表通”將持續做好與數字重慶相關應用系統的貫通融合,用海量數據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爲羣衆提供及時高效的民生服務。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