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三年,華爲前高管攜手思格新能源衝刺港股IPO
成立不到三年,就已經開始衝刺IPO,華爲前高管成立的光伏企業,有望創下中國儲能企業最快IPO紀錄。
近日,據港交所披露,思格新能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格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保薦人爲中信證券、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
據瞭解,思格新能源成立於2022年5月,由前華爲智能光伏業務總裁許映童創立,距今成立尚不滿三年。
IPO前,許映童直接控制思格新能源約10.18%的股權,並通過其控股實體(上海鷗集、上海谷廩、上海麥廩及上海麥塔)間接控制約39.10%的股權。
除許映童外,思格新能源核心高管團隊大多來自華爲,包括總裁張先淼、軟件部負責人劉秦維、全球品牌總監楊順霞等。
頂着“華爲”光環,思格新能源2023年完成第二輪融資後,的估值已達30億元。此時公司剛剛發佈第一款戶儲產品不久,銷售收入只有幾百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發起IPO前,思格新能源已完成了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高瓴創投、華登國際、雲暉資本、鐘鼎資本、天堂硅谷、國核投資、永康市碳中和新能源產業基金等,估值已達43億元。
招股書顯示,思格新能源是一家利用技術和產品創新重塑分佈式儲能系統行業,是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領域的全球領先者,核心產品爲全球首款AI 賦能的五合一光儲充一體機——SigenStor。
作爲一家光儲企業,SigenStor是思格新能源於2023年6月推出旗艦產品,貢獻了公司超90%的營收,是公司名副其實的“命脈”。
業績表現上,思格新能源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九月的營業收入分別爲0元、5830萬元、7億元,營業收入呈現爆發式的快速增長。
雖然營收快速增長,不過在這期間,思格新能源分別錄得淨虧損7620萬元、3.74億元和5340萬元,累計虧損達5.03億元,目前還未實現盈利。
目前來看,思格新能源整體依舊處於一個快速擴張的模式當中。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前九個月,思格新能源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分別爲3610萬元、3.70億元和2.00億元,累計淨流出6.06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淨流出分別爲1.14億元、9.3億元和2.36億元。
對於公司虧損,以及現金的持續流出,思格新能源在招股書中表示,由於我們不斷開發產品及服務、開展營銷及銷售活動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僱用更多人員、擴大客戶羣及向海外擴張,收入的增加部分可能不足以抵銷費用的增加。
本次IPO,思格新能源的募集資金計劃用於擴大研發團隊、加強營銷及售後服務、擴張產能、多元化產品組合及擴展工商業光儲充解決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