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資產拖累業績,蒙牛乳業2024年淨利潤預降九成
2月18日晚,蒙牛乳業發佈2024年盈利預警。受原奶供需矛盾突出、消費需求不及預期影響,蒙牛乳業預計總收入同比下降;受貝拉米、現代牧業等收購資產減值“拖累”,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預計爲0.5億元到2.5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94%。但得益於原奶價格下降和各種提質增效措施,預計毛利率及經營利潤率同比顯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財報是高飛全面接任總裁後蒙牛發佈的首個年度報告,貝拉米、現代牧業均是盧敏放執掌蒙牛時期的投資併購產物。分析認爲,蒙牛業績下降受相關資產表現不佳拖累,此次計提有助於其未來輕裝上陣。
貝拉米減值拖累利潤表現
公告顯示,蒙牛附屬公司Bellamy’s Australia Limited(貝拉米)2024年預計錄得虧損。經審慎考慮貝拉米近年來經營狀況和財務表現,同時結合對未來市場預期,蒙牛預期在本年度對相關現金產生單位錄得商譽及相關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撥備。相關減值撥備及其他相關遞延所得稅對蒙牛業績影響約爲38億元至40億元。
除貝拉米外,另一影響蒙牛業績表現的是聯營公司現代牧業。截至2024年底,現代牧業預計錄得額外乳牛公平值變動減乳牛銷售成本產生的虧損以及商譽減值虧損合共約19億元至23億元,因而錄得淨虧損約13.5億元至15.5億元,因此導致蒙牛預期相應錄得應占該聯營公司虧損約爲7.9億元至9億元。
受上述因素影響,蒙牛預期2024年錄得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歸母淨利潤)約爲0.5億元至2.5億元,同比2023年下降幅度超過94%,這也是其2017年以來淨利潤降幅最大的一次。若剔除上述預期減值,蒙牛稱其歸母淨利潤同比仍然穩健。
蒙牛乳業同時提醒,上述預期減值均爲非現金性質的會計項目,不會對公司目前和未來營運及現金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預期截至2024年底經營現金流同比表現穩健,因此,預期於根據股息政策考慮宣派股息時,會剔除上述減值影響,繼續努力爲股東爭取最大回報。
早在2023年,蒙牛業績就已出現下滑跡象,歸母淨利潤下降9.31%至48.09億元。蒙牛乳業前總裁盧敏放曾在2023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國內乳製品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歸母淨利潤受大包粉減值及境外分紅預扣稅影響。蒙牛乳業總裁高飛當時稱,目前行業遇到一些挑戰,蒙牛將積極應對,“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進一步推動消費迭代,包括數字化轉型、持續爲消費者和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實現高質量發展。蒙牛管理層會更加註重現金流的提升和對股東的回報。”
受需求不及預期、供需矛盾凸顯影響,蒙牛2024年上半年收入446.71億元,同比下降12.6%;歸母淨利潤24.46億元,同比下降19.03%,主要受原奶週期供過於求、原料粉庫存減值及應占聯營公司損益由盈轉虧影響。
2017年,蒙牛制定“雙千億”目標,提出2020年銷售額和市值均達到千億。2023年,蒙牛營收986.24億元,距離千億目標僅一步之遙。從此次盈利預警來看,蒙牛2024年總收入將受原奶供需矛盾突出、消費需求不及預期影響同比下降,“雙千億”目標恐難完成。相比之下,蒙牛“老對手”伊利早在2021年就跨過千億營收大關,2023年營收增長2.44%至1261.79億元。
“買買買”策略業績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財報將是高飛全面接任總裁後蒙牛發佈的首份財年報告。
2024年3月,蒙牛原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接替盧敏放出任蒙牛乳業總裁一職。同年10月,盧敏放因“投入更多時間於個人事務及家庭”辭去蒙牛所有職務。影響蒙牛2024年業績表現的貝拉米和現代牧業,正是盧敏放執掌時期蒙牛對外投資擴張的產物。
2016年9月,46歲的盧敏放成爲蒙牛第四任總裁。財務數據顯示,孫伊萍出任蒙牛第三任總裁前,蒙牛營收曾在2007年至2010年連續四年超越伊利。孫伊萍上任後,蒙牛與伊利的營收差距逐漸拉大。盧敏放上任後,通過推行戰略業務佈局、加強公司治理能力建設、推動可持續發展等舉措,帶領蒙牛重回增長軌道,其中一項重要手段就是投資併購。
2017年至2021年,蒙牛先後參股或控股現代牧業、中國聖牧、妙可藍多,補全奶源及奶酪業務短板,海外業務則戰略性收購了澳大利亞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機嬰幼兒奶粉與食品品牌貝拉米。其中,收購貝拉米給出的總對價不超過14.6億澳元(相當於78.6億港元)。
談及投資併購,盧敏放曾在2020年對新京報記者稱,蒙牛併購很重要的一點是戰略驅動,不是單純衝着規模而去。2018年,蒙牛佈局現代牧業和中國聖牧時,國內原奶情況是供大於求。基於對中國乳業未來發展的前瞻性判斷,蒙牛對這兩家上游乳企進行了投資,“假如今天才去收購,至少要再多花一倍的代價才能做到。”對於海外併購,盧敏放表示,蒙牛主要看中的是這些收購標的的品牌價值,是爲了3年、5年後的大發展做戰略準備。“我們不是資源型企業,要想把市場做好就一定要靠品牌。”
伴隨我國奶牛養殖業產能過剩、新生兒數量減少,蒙牛乳業投資的現代牧業、中國聖牧、貝拉米,近些年持續經歷行業下行挑戰。在奶源過剩、需求不旺、奶價下行背景下,2022年、2023年,現代牧業淨利潤分別下降44.79%、68.86%,中國聖牧淨利潤分別下降11.71%、79.33%。蒙牛近兩年未公佈貝拉米具體業績,但從蒙牛2024年盈利預警來看,該業務表現差強人意。
乳業專家宋亮認爲,儘管這兩年乳品市場表現疲弱,但蒙牛動銷表現不錯,業績主要受一些併購資產拖累。收購貝拉米沒有給蒙牛帶來太大增值,投資的牧業資產從2022年開始也受行業下行週期影響發生虧損。此次計提減值可以幫助蒙牛減負。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唐崢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