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應對關稅戰底氣? 學者曝「民族主義」是重要關鍵
▲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圖/記者陳冠宇攝)
記者陳冠宇/臺北報導
中美關稅戰前景未明,大陸則持續「不跪」、「奉陪到底」的態度。學者認爲,讓大陸如此有底氣,來自於多項因素,其中美國總統川普必須面對民意與在野黨等壓力,然而北京方面卻無此顧慮;同時,民族主義的調動,確實也支持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底氣。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今(30)日舉行 「美國川普總統百日新政的影響與展望」座談會,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臺大政治系教授張登及等學者與會。
在美國宣佈一系列關稅之後,大陸官方的反應頗爲強勢,外界好奇,北京究竟有何底氣?張登及以四點說明,第一,中方始終認爲,相較其他國家,大陸有體制優勢,即便外部高風險造成內部經濟動盪,但是其內控相當嚴格,因此不太容易擴散成全社會對政權的壓力。
第二,大陸的經濟與金融制度較特殊,例如人民幣還無法完全對外自由兌換,此外,國內儲蓄率特別高,這對大陸來說或許還有餘裕能調動國內消費來刺激內循環,以進行彌補。
第三,許多中方學者認爲,每次面臨外部強大壓力時,就是以危機來促進改革的機遇,例如北京方面最近接見中外私營企業巨頭,企圖穩固對華投資信心,同時也還有適度寬鬆的超長期國債等財務政策、貨幣政策的改革空間。
最後是「川普的任期」,張登及解釋,一來,川普2028年應不太容易再連任;二來,2026年將進行期中選舉,萬一民主黨變成美國國會多數,就會掣肘川普。這使中方認爲,短期先撐一下,甚至還能賺取國際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圖/記者陳冠宇攝)。
對此問題,王信賢則說,從第一任貿易戰開打,中共就定位爲持久戰,至今已經準備七年,也做了最壞打算,並盤點手中工具。
此外,王信賢提到,川普必須面對許多體制上因素,包括民調、資本家(特別是川普金主),還必須面對在野黨,甚至是黨內不同聲音,以及媒體輿論,而這些因素北京都不需要面對。
在內部方面,王信賢說,民族主義的調動確實支持習近平有這樣的底氣,宣傳系統也順勢轉移內部輿論對經濟的批評。
王信賢認爲,短期之內大陸還挺得住,但長期來講對中國的傷害很大,美國如果可以拉長關稅戰的話,可能會收到一些效果,但是重點在於美國的體制能不能讓川普撐過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