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慶百年 與臺灣民間基金會合辦「文物南遷紀念展」

爲慶建院百年,北京故宮博物院也在午門城樓舉辦了「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今起對外開放,需要預約入場,因採取流量管控,有大量民衆排隊等待入場。記者陳政錄/攝影

適逢建院百週年,兩岸故宮博物院今年均陸續舉辦紀年活動。其中,儘管兩岸故宮因政治因素交流停滯,但北京故宮博物院今年與臺灣民間的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聯合在北京故宮內神武門舉辦「故宮文物南遷紀念展」,將於明起對外開放,成爲少有的兩岸合作共慶故宮建院百年的案例。

本報記者今實際前往北京故宮,位於神武門城樓的「故宮文物南遷紀念展」已布展完畢,入口處設有告示,主辦單位爲北京故宮博物院、人民日報《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聯合主辦單位則有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據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官方網站介紹,該會創辦人爲前國民革命軍軍官沈春池,和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父子。介紹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以中華文化視野;做兩岸交流平臺,推介兩岸各種傳統與創新的文化交流活動,推動兩岸文化學術人員互訪等。

近年,沈春池文教基金會曾赴南京舉辦「我家的兩岸故事—南京巡展」,和有關「探索遷臺歷史記憶庫」的課程講座。

今天上午,「故宮文物南遷紀念展」舉辦內部開幕式,據中國旅遊新聞網引述北京故宮博物院訊息,該展將於10月1日起對外開放,展期至今年12月31日。開幕式有大陸文旅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徐立京,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石靜文等出席。

報導稱,故宮文物南遷,是故宮博物院的一段崢嶸歲月,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段抗爭歷史,包括抗日時期故宮文物自華北而東南,又輾轉於西南諸省等。本次展覽共分爲「南遷北歸 國寶永存」、「古物重光文脈賡續」、「薪火相傳 生生不息」三個單元。

在「南遷北歸 國寶永存」單元中,該展還將展示文物南遷後,「又因社會環境變化導致部分文物遷臺,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絕大部分文物陸續北返的具體過程」。

此外,北京故宮博物院還有「百年守護——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展覽登場,已於今日在午門展廳正式對外開放,展期爲9月30日至今年12月30日,展出包括清明上河圖、伯遠帖、上陽臺帖等在內兩百多個珍貴文物。

不過,近期要進入北京故宮博物院觀展並不容易。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採取提前預約制,每天上、下午上限爲1.2萬人,因近期適逢大陸「十一」長假,北京故宮門票已開放日期全數約滿,上述展覽也須同時完成線上提前預約。

大陸十一加中秋長假將至,北京故宮等風景區已涌現出遊人潮。記者陳政錄/攝影

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灣民間基金會合辦的「故宮文物南遷紀念展」,於2025年10月1日起對外開放。取自中國旅遊新聞網(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

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灣民間基金會-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合辦的「故宮文物南遷紀念展」,將於2025年10月1日起對外開放。記者陳政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