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提臺灣地位未定 學者:應問美方「臺灣最終的政治地位」為何

社團法人對外關係協會舉辦「碧血丹心:八年抗戰與外交先賢的犧牲與貢獻」座談會,社團法人對外關係協會秘書長黃奎博。記者邱德祥/攝影

美國在臺協會(AIT)表示,二戰相關文件「並未決定臺灣最終的政治地位」。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美國自1979年與我斷交後,除了認知到中共對臺立場,對臺灣地位基本不採取立場。必須問美方官員,臺灣最終的政治地位究竟爲何,才能確認美國正在重推「臺灣地位未定」。

黃奎博指出,美國曾因自身戰略利益而短暫地公開主張「臺灣地位未定」,但其派遣大使的行爲就表示承認中華民國對臺灣地區的主權。美國自1979年與我國斷交後,除了認知到中共對臺立場,基本上對臺灣地位不採取立場。

黃奎博說,美國稱中共當局刻意曲解二戰時期文件,主要應指中共不接受中華民國和大韓民國未參與的「舊金山和約」(中共也不承認1952年4月臺北與東京間的中日和約)。中共外長王毅數次指稱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國際文件,「要求日本把從中國所竊取的領土包括臺灣歸還中國」,這句話並沒有錯,只是王毅並沒講清楚,當時的中國「只有中華民國政府爲代表」,且開羅宣言的原文是「將臺、澎歸還中華民國」。

至於美國國務院口徑與AIT一致,黃奎博認爲,或有可能表示美認爲這些文件之外的文件,才決定了臺灣最終的政治地位,所以必須問美方官員,臺灣最終的政治地位究竟爲何,才能確認美國是否正在重推「臺灣地位未定」。

他舉例,譬如1952年我國與日本政府簽署的「中日和約」第四條表示,日本承認1941年以前「與中國所締結之一切條約,因戰爭結果而歸無效」,第十條則「確認中華民國國民應包括ㄧ切臺灣及澎湖居民」,就決定了臺灣在二戰後的政治地位,是屬於當時也堅持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這就是美方未提到的、但對中華民國有利的國際文件之一。

黃奎博表示,民進黨政府切勿聽到美方說法便高興表示感謝,而應站在中華民國主權的立場,堅守自「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伏文書」至「中日和約」的法理立場,否則不僅自失國格,而且在抗戰勝利80年的今日,更加愧對爲國犧牲的先賢先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