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蔣凡:不會單獨看外賣的盈利情況,淘寶閃購未來可縮減一半UE虧損
“7月以來,淘寶閃購日訂單峰值達到了1.2億單。”8月29日,阿里巴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阿里電商事業羣CEO蔣凡首次公佈這項數據。他透露,淘寶閃購整體的月度活躍用戶數達到3億,對比4月前增長300%,日均活躍騎手數達到200萬的規模,比4月份增長三倍,“淘寶閃購第一階段的目標是用戶的規模和心智。經過過去幾個月的發展,我們第一階段的目標已經超預期實現。”
儘管已爲外賣業務大手筆投入影響經營利潤,但從財報電話會議來看,阿里持續投入外賣大戰的決心並未受到影響。
財報顯示,二季度阿里巴巴營收2476.5億元,同比增長2%,經營利潤349.88 億元,同比下降 3%,調整 EBITA同比下降 14% ,主要歸因於對淘寶閃購以及用戶體驗、科技投入等增加。
對於淘寶閃購的經營效率,蔣凡表示,不能拋開規模談效率。過去阿里的市場份額與同行存在巨大差異,談效率沒有意義,而目前閃購已經達到了規模領先,經營效率將快速提升。
財報釋放的一個信號是,外賣業務的成本將優化。蔣凡提到,經過過去幾個月,淘寶閃購的新用戶流入非常好,隨着老客比例提升,平臺的UE(單位經濟模型)會隨着用戶結構變化。隨着訂單結構的優化,阿里在下一階段會持續推動高價值訂單比例,會帶來整體UE的優化。此外是本地履約效率和成本的優化,他透露,因爲短期運力不足,七八月份阿里對運力做了額外的大規模投資,後續物流成本會顯著下降。預計未來在保持消費者當前優惠投入的情況下,UE虧損可以縮減一半。
另一方面,阿里強調閃購業務對電商的帶動。“我們不會單獨看外賣的盈利情況,考慮到電商的綜合收益,我們認爲在長期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前提下,閃購對平臺整體產生正向經濟收益。”蔣凡表示,閃購流量上漲帶來了電商廣告和CMR的提升、用戶活躍度提升以及市場費用的減少,這個趨勢在後續的持續經營中會擴大。蔣凡預計,未來三年內,閃購和即時零售爲平臺帶來1萬億的交易增量。
此外,蔣凡還提到,目前阿里閃電倉已超過5萬家,訂單同比增長超過360%,其中閃電倉25%的供給來自於阿里生態的供應鏈。在遠近場結合方面,天貓超市將全面從B2C遠場模式升級爲近場閃購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外賣大戰下,阿里二季度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已達到 531.78 億元,銷售和市場營銷費用佔收入比例從去年同期的 13.3%增長至21.3%。但從財報電話會議來看,阿里巴巴投入遠近場結合的範圍仍將持續擴大,外賣大戰將成爲持久戰。
財報發佈後,阿里巴巴美股股價上漲,截至發稿,漲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