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凡首談淘寶閃購戰略:未來三年百萬品牌門店入駐,實現1萬億交易增量
財報季疊加即時零售大戰,引得各家高管們紛紛下場表態。
8月29日晚,在2025年6月份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羣CEO蔣凡首次詳解淘寶閃購戰略。
他表示,淘寶閃購在訂單規模、用戶規模、商家供給和運力等方面均超出預期,外賣到家訂單已行業領先,淘寶閃購在規模和心智上的階段性目標已經超預期實現,長期將在效率上實現行業領先。
他同時介紹,閃購顯著帶動淘寶電商業務,用戶規模和活躍度持續增長,可以在長期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前提下,對平臺整體產生明顯正向經濟收益。他預計未來三年內隨着百萬品牌門店入駐,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爲平臺實現1萬億交易增量。
從蔣凡的表態來看,即時零售是電商未來的重要增量,也是各家佈局未來的重要一戰,誰都不願意將機會讓給對方。
蔣凡介紹,今年8月,淘寶閃購的日訂單峰值達到1.2億單,週日均訂單量達到8000萬單,帶動閃購整體的月度交易買家數達到3億,對比今年4月增長了200%。
一定程度上,即時零售是一場供應鏈改革的電商之戰,對供給端的考驗尤其明顯。
從商家供給側來看,隨着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大量新商戶加入淘寶閃購,優質供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在運力規模方面,閃購的日均活躍騎手已經超過200萬的規模,對比4月增長3倍,“經過過去幾個月的發展,我們第一階段的目標已經超預期實現。”
閃購與電商業務產生了協同效應,拉動電商增長。蔣凡稱,閃購拉動手淘8月DAU增長20%,流量上漲帶來了廣告和CMR上漲,並提升用戶活躍度,起到拉新與減少流失作用,爲平臺降低了相關費用的投入。
蔣凡認爲,隨着淘寶閃購已經達到領先規模,平臺將快速提升經營效率。效率的提升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即用戶結構、訂單結構、履約效率和成本的優化。
用戶結構的優化方面,淘寶閃購的用戶留存非常好,隨着老客比例的快速提升,平臺的單位經濟模型(UE)會隨着用戶結構而優化。
訂單結構方面,在下一階段,平臺將會持續推動高價值訂單佔比的提升,包括消費者的高單價的正餐訂單,以及零售訂單的佔比。
履約效率和成本方面,7至8月,平臺對運力做了額外的大規模投資,隨着後續平臺的訂單規模相對穩定,物流成本將會顯著下降。
蔣凡表示,短期通過物流和補貼效率提升,用戶訂單結構優化,預計在保持消費者當前優惠投入的情況下,UE虧損可以縮減一半。
當前,既然行業將這一輪的碰撞稱爲外賣大戰也是因爲主戰場都是餐飲,而即時零售想要拿下的也是更多非餐飲的相對低頻而高客單價的品類。
關於非餐品類,蔣凡介紹,平臺將非餐飲在即時零售的業態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近場原生模式,一部分遠近場結合模式。
近場原生模式下,過去幾個月閃電倉供給快速發展,淘寶閃購的閃電倉已經超過5萬家,訂單同比增長超過360%。其中閃電倉25%的供給來自於阿里生態的供應鏈,同時也依託於盒馬大力發展“生鮮品類”的前置倉履約能力,盒馬在接入淘寶閃購後,上線整體訂單已經突破200萬,同比增長超過70%。
在遠近場結合方面,天貓超市全面從B2C遠場模式升級爲近場閃購模式,在保持遠場的價格競爭力的同時,實現更快速的配送時效體驗。同時,平臺也會積極地引入天貓品牌線下門店加入淘寶閃購,預計未來三年百萬家品牌線下門店入駐,淘寶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爲平臺實現1萬億交易增量。
蔣凡認爲:“外賣行業從一家獨大到多平臺參與,讓商家和消費者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長期對行業一定是有利的,在這個過程中平臺真金白銀投入,創造了超過百萬的直接就業,推動行業變革的同時,也促進消費和經濟。”
從財報來看,本輪外賣大戰對各家產生了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然而,行業預測,激烈戰況還將持續,誰擁有更多的資源稟賦,誰能推動行業生態的變革,誰就有可能成爲最終的贏家。
以下是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羣CEO蔣凡在財報電話會上的講話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