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罷免結果影響情緒 醫給調適辦法:注意3警訊

7月26日首波罷免結果出爐,有人歡喜有人憂,部分民衆難免有情緒波動,李俊宏醫師提醒須注意3警訊,並分享調適方法。(圖/劉耿豪攝)

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投票於今(26)日登場,許多人回鄉投票,晚間投票結果公開,有人歡喜有人失望,精神科醫師李俊宏提醒,支持方落敗的民衆可能情緒受影響,建議找親友抒發心情;但須注意是否出現3警訊,狀況持續超過2個星期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部立桃園療養院副院長、精神科醫師李俊宏在臉書發文表示,罷免是臺灣民主社會中公民表達意見的重要方式,除了7月26日投票外,後續8月23日還有一次,行使罷免權不只是單純的政治活動,也會對部分民衆造成心理狀態上的影響。其中支持方落敗的人,可能出現失落、憤怒或無力感等自然反應,進而造成失眠、食慾不振或工作狀態差等,甚至影響人際關係互動。

李俊宏醫師強調,投票後有情緒是正常的,但這時應該給予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讓情緒能緩過來,調整並接受自己的狀況,好好休息後重新開始。民衆在參與政治活動過程中,可能接收大量新聞、社羣言論與情緒對立,也容易造成心情上的劇烈起伏,醫師建議投票後可以減少使用社羣媒體,或是與親友抒發心情。

不過,李俊宏醫師指出,民衆在投票後情緒一直無法緩和,又出現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和社交退縮等壓力累積警訊,且情況持續超過2個星期,應及早尋求精神或心理專業協助,避免狀況惡化。李俊宏醫師也呼籲,這次投票是民主意識與公民責任的體現,民衆把一時的情緒轉化爲更長遠的行動,持續關心政策、投入社區、理性討論,有助民主社會進步。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