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影響大罷免結果? 學者提2件事:25日觀察重點

立法院將在25日繼續行使大法官名人同意權,爲此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18日曾陪同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人以及大法官提名人赴立法院,拜會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資料照/姚志平攝)

大罷免將在本週六(26日)展開罷免投票,罷免、反罷免方目前都在進行最後一波衝刺。臺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分析認爲,在大罷免投票(26日)的前一天(25日)要進行的司法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表決,還有尚未發佈臺美關稅談判結果,都會是重要觀察點。

曲兆祥23日接受網路政論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25日是大法官二次提名要表決,預測此次表決結果,可能不是那麼樂觀,應與第一次大法官提名錶決結果很接近,這一次可能機率只過1至2位,特別是檢察官出身的司法院長提名人蔡秋明爭議性較大,「只要沒有辦法全數過關,一定會被另一邊(對立的政黨)拿來攻擊,像是故意掣肘、造成憲政機關無法運作的憲政危機」;他認爲,大法官始終湊不足法定人數開會,確實對於國家運作會造成危機或問題,但並不表示會造成「明顯而立即」的危機,其實仍是可以被容忍的。

「因此25日就是重要觀察點」曲兆祥續指,還有一個重要觀察點就是在罷免案投票日前,會不會出現「關稅數字」,如果關稅稅率很理想,是外界期待的12至15%,「那很有可能在投票日前公佈」。

另外,曲兆祥在該專訪的節目中也提到,自己過去多次都非常誠心地提出建議,「政黨協商是最好的選擇」,在國是會議之前,執政黨與在野黨一定要坐下來協商,聚焦話題找到共識,才能解開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