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下消費貸利率緣何踩剎車?業內:經營貸、信用卡的“前車之鑑”要警惕
財聯社4月1日訊(記者 彭科峰)“我行的確已經接到了監管部門的通知,4月1日起,消費貸利率不能低於3%”。昨日,包括數家股份行、城商行在內的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確認,消費貸最新政策已經確定。
在業內看來,監管部門對3%紅線踩下剎車,原因頗爲複雜。一方面,有遏制內卷式競爭有關;一方面,也和擔憂利率過低後貸款流向難以控制有關。部分受訪人士甚至直言,如果不加以規制,那麼經營貸、信用卡等領域曾經出現過的情況,未來也可能會在消費貸領域重現。
但受訪人士幾乎一致認爲,在信貸需求相對平淡的情況下,消費貸仍然是不錯的增量市場。這也意味着,“未來銀行之間的競爭升級依然難以避免。”
爲何叫停?因素之一或在於貸款流向難以控制
“我們銀行接到了通知。目前已經嚴格執行。”江浙滬銀行人士楊磊(化名)向財聯社記者確認,但是,和市面上爭相流傳的、有銀行在利用昨日的最後契機搶奪客戶不同,該上市銀行並未提醒客戶趕在截止日前提取貸款。
“我們銀行是採取的正常做法,願意貸款的客戶早就提了。其他我們就不需要去拉攏客戶。”楊磊表示,他非常理解監管部門的動作,因爲3%的利率的確已經不高。
“我們判斷,可能和擔憂重演經營貸往事。一些人利用消費貸置換房貸有關。”楊磊表示。
對此,某銀行業分析師也表示認可,“監管的本意在意鼓勵消費,尤其是大額消費,而非低息貸款流入其他限制性領域,比如置換房貸。”
不過,財聯社記者採訪獲悉,隨着近年來消費貸利率不斷走低,早已有人採取了類似做法。北京居民楊峰(化名)向財聯社記者坦言,自己就是消費貸置換房貸的代表。
多年前,楊峰打算在北京買下第二套房,但是當時房貸利率在6%左右。辦理貸款後,他後來發現了消費貸利率在持續走低,於是在銀行申請了消費貸,“辦下來後,直接提取現金。銀行也難以監控。”楊峰用低利率消費貸置換了商業貸款。
當被問到如果被銀行發現怎麼辦?如何規避風險?楊峰這樣回答記者,“多在幾家銀行辦理消費貸,來回倒騰就行。”
另外,從近期各大網絡平臺的帖子來看,已經有不少人發佈了利用消費貸來炒股、還房貸的文章,這表明,客觀上很多人已經心動。
“置換房貸、炒股、買黃金,這些都是消費貸的禁區”,上述分析師表示,但現實生活中不乏有人這樣做。
楊磊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如果客戶申請的消費貸直接進行轉賬,那麼銀行的確可以監控。但是,客戶如果提現,多走幾手渠道,那麼銀行貸後監管會很難。
另外,他也坦言,其實現在很多客戶申請消費貸也不是爲了消費,“依據我們能掌握的信息,很多人申請消費貸,就是爲了置換從其他互聯網平臺辦下的高息小貸。”出於種種原因,銀行也選擇了默許。
實際上,在他看來,要想全流程監控貸款去向也不難實現,但成本很大,並且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
信用卡的今天,就是消費貸的明天?
“消費貸現在太內捲了。監管叫停也是好事。”某股份行人士戈一(化名)向財聯社記者坦言,但該行從來沒有低於2.7%的消費貸產品,即便是新政策之後現在也是如此。前幾天,監管“提高額度”的政策出來後,有朋友找他諮詢貸款事宜,他詢問本行人士後得知,最優惠情況下只能到2.85%。“大型股份行本來也做不到那麼低。”
但戈一表示,該行將會加大消費貸的投放。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在信貸需求不旺的背景下,該行已經決定今年將會在消費貸投放方面大作文章。
“信用卡的今天,就是消費貸的明天。”楊磊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從他的職業生涯的體會來看,他覺得如果不加以規制,那麼信用卡內卷、不良爆發的狀況,未來在消費貸領域也會上演。但在這個市場還有增量的背景下,即便3%利率被叫停,很多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也會採取其他手段,加大對優質客戶的爭奪。
楊磊也從專業的角度給出了提醒,“消費者不要過度相信2.5%的低利率。那些都是中小銀行的噱頭,主要利用優惠券的方式來疊加讓利。但是,優惠券是有期限的,一旦到期,則整體利率會大幅回升。”
在諸多銀行人士看來,3%左右的利率底線應當保持。因爲,綜合來看,銀行獲取資金的成本也在2%左右,內卷式的低利率不可能持久。銀行不可能作長期虧本的買賣。低利率時代是現實,但利率再低也有底線,因爲銀行的成本是剛性的。
“從我們瞭解的情況來看,即便是目前消費貸的額度提高到50萬,年限延長到7年,這也是階段性的政策,不可能持久。未來還會有調整。”某股份行個貸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