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廚餘餵食成破口!理事長:豬農真的會破產
豬隻飼養可分爲飼料與廚餘,最主要差異在於「成本」,臺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指出,廚餘成本相對低,可少於飼料的2倍以上,但相對應的也存在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豬隻飼養可分爲飼料與廚餘,最主要差異在於「成本」,而營養成分、用料精準度都不如飼料,臺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指出,廚餘成本可低於飼料2倍以上,但相對應的也存在風險,因此長久以來都希望能夠改善廚餘餵豬的傳統,以目前來說,飼料餵養與廚餘比例爲9比1,但正是這1成的廚餘餵食,導致我國今(22)日傳出疑似爆發非洲豬瘟,盼政府能夠妥善處理廚餘養豬的傳統。
據瞭解,爲防止非洲豬瘟在我國擴散,中央災害應變心中曾整理出5大可能途徑包括,入境旅客攜帶肉品、輸入活豬或豬肉類產品、走私活豬或豬肉產品、飛機與船舶廚餘、小三通,其中走私更是1997年爆發口蹄疫的疑似原因之一。
中央災害應變心中補充,除境外檢疫防堵外,針對境內也制定通報流程、案場處理、屠宰強化防疫等作爲,甚至2021年也曾禁止搬運廚餘、動物性廢渣等品項至豬隻飼養場所,不過符合但書規定之飼養場所不在限制當中,因此廚餘爲豬仍持續存在。
張佑誠提到,非洲豬瘟2018年自大陸爆發,臺灣也隨即展開相對應的防堵措施,其實成效也相當好,唯獨廚餘餵養方面,遲遲無法改善,曾有要求應先進行廚餘肉、菜分類,但卻無下文,至今又成爲非洲豬瘟破口,如果真的爆發延燒至全臺,那豬農是「真的會破產」,甚至養豬產業也會徹底崩潰。
張佑誠補充,現在農業部宣佈禁運5天,但是小豬還是會出生,大豬還是會繼續長,可是農業部卻沒有給出相對應指引,因此豬農只好將豬硬塞,例如本來一欄養25豬,現在要塞到30只,但是5天還可以勉強處理,倘若拉長至1個月甚至更久,那豬農要何去何從?
農業部表示,目前廚餘已全面禁用,原先要用於餵食的廚餘,環境部將會進行回收,那衍生出的經費會由農業部負擔,而長久來看,廚餘餵養是否要持續還需要討論,但以農業部立場來說,絕對希望儘可能減少可能的傳播途徑。
農業部提到,針對非洲豬瘟疫情防堵所提出的相關對策,政府的各部會都表示支持,甚至全國養豬協會也認同此做法,允諾會配合政府措施,此外,在禁運對策提出前已從豬場運送出的豬隻,將會照常運送至屠宰場,另針對豬隻化制處理,臺中是病死豬將由原縣市就地處理,其餘縣市則照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