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萬片破損光電板未清 彭啓明下通牒
彭啓明表示,有3家公司清除破損光電板不積極,已下最後通牒,8月1日前須清除完畢,否則重罰。記者李柏澔/攝影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布袋新塭、義竹東後寮滯洪池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風災過去近20天,仍有12.5萬片光電板待清運,引發居民不滿。環境部長彭啓明昨坦言,有業者在清除工作上很不積極,已下最後通牒,8月1日前須清除完畢,否則一路重罰到最高一次罰300萬元。
環境部統計,此次颱風災損光電板數量約14.5萬片,約2800公噸,其中以嘉義縣約11.4萬片爲多,約2200公噸;臺南市災損數量約3.1萬片、600公噸。
然而丹娜絲颱風本月6日襲臺,至今已快3周,嘉義、臺南仍有大片破碎光電板待清除,緩慢的清除速度,也讓居民憂心會造成環境污染。
彭啓明表示,前天經盤點,還剩下12.5萬片待清運,其中嘉、南7個光電案場,有3個背後的投資者都是泰商,清運上相當不積極,一下子說1個月會清完,一下又說20天 。
彭說,業者「要做不做」,自己當場發飆要準備開罰後,才說需要1周,他已警告最晚8月1日若沒全數清除就會開罰,會一路重罰到最高一次罰300萬。
此外,環境部已會同地方環保局,針對嘉義、臺南災損光電場域,包括3個滯洪池與1個魚塭,就10項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進行監測。結果顯示,有5到6項未檢出,包括鉛未檢出,銅也遠低於環境標準,僅部分場域的錳數值因當地背景值偏高外,其他數值皆未超過「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中「保護人體健康相關環境基準」。
彭啓明表示,下週還會再抽驗水質,光電板在水中雖然不會馬上溶出重金屬等物質,但若放了很久或被擠壓破壞,就像1根鐵釘丟到水中,生鏽的釘子在水中,你還敢不敢喝?要積極處理才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