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肆虐 三受損太陽光電案場清運龜速…彭啓明震怒下通牒
環境部長彭啓明說明受損太陽能板清運情況。記者邱琮皓/攝影
丹娜絲颱風造成中南部水面型太陽能板大規模破損,引發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憂心。環境部長彭啓明24日再度說重話,直指包括新莊滯洪池、貴舍2滯洪池、荷包嶼滯洪池等三場址在清除上相當不積極,已對業者下通牒,必須要在8月1日前清除完畢,否則一定會重罰。
丹娜絲颱風造成西南沿海的太陽能光電板受損嚴重。據統計,這次風災損害33個案場,合計受損的光電板總數約爲14.5萬片,重量約2,800公噸,其中以嘉義縣11.4萬片最多、換算重量約爲2,200公噸。
彭啓明多次南下親自督軍,要求光電案場業者務必要積極清理。彭啓明表示,最新的資料顯示目前剩下12.5萬片待清理,主要集中在6個案場,受損最嚴重的新塭滯洪池預計在24日將清理完畢,但另外還有新莊滯洪池、貴舍2滯洪池、荷包嶼滯洪池態度較不積極,「我們也要求他們在8月1日前一定要完成」。
彭啓明直言,這三個場址後面的投資者爲泰國廠商,在現場清運很不積極,「我們問什麼時候可以拆完,一下說一個月、一下說20天,看到我發飆又說一個禮拜」,但現場動員人數與其他案場相比完全不一樣,所以已經對這三個案場下了通牒,預計下週還會再發函,告訴他們用廢清法重罰,最高可達一次300萬元。
另外,外界關心太陽能板會造成水質污染,彭啓明解釋,「水質我們全部會抽驗」,在上次抽驗後、下週一還會再抽驗,由於這些是滯洪池、裡面沒有魚,環境部也會針對漁電共生有受損的場址來檢驗,但這數量不多。
彭啓明表示,我們知道這些太陽能板業者損失很嚴重,但他們都有保險,但如果他們要把受損的太陽能板留在原地,「我相信臺灣社會不允許這樣破壞土地的事情發生」,所以我們一定會去做,要求這些受損的太陽能板快速清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