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掀毀佳冬海上光電 立委蘇清泉籲停設沿海光電場
▲丹娜絲臺臺造成佳冬太陽能板平臺全毀。(圖/民衆提供,資料照)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丹娜絲颱風風力將設在屏東佳冬鄉一家海上太陽能毀損,大量設施漂流至沿岸及海面,屏東縣政府7日已要求廠商停止施工,且必須在48小時內清除完畢。立委蘇清泉今(8)日表示,這是大自然給了一個深刻的教訓,籲懇請政府收回成命,勿在臺灣沿海設置光電場。
▲佳冬海上太陽能讓蘇清泉很憂心。(圖/取自蘇清泉臉書)
蘇清泉指出,這家海上光電場過去多開發陸上水域光電,這次似乎是首次在海上設光電場。在佳冬外海設置的光電場,號稱可以抵抗7-14公尺浪高,但一夜臺風后整片光電板全毀,通通衝上岸邊,佳冬、枋寮海邊光電板殘骸綿延超過1公里,成爲漂流木以外最新、最大量的污染物。
他說,這批海上光電板大概分成兩種成份,分別是下部支架浮臺與上部的電板,兩種成份都是海洋主要的污染物,對環境有很大影響。而下半部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 (HDPE)塑膠管制成,此材料號稱最易回收,但缺點是日曬後易碎,經海浪拍打後成爲塑膠微粒,跟着水循環進入人體累積,是各種疾病的來源;上半部太陽能板 爲金屬,風災損毀後會沉入海底,成爲重金屬污染 來源,污染漁獲,進入人體同樣累積致病。
雖廠商對外聲稱只安裝了浮筒支架,還沒裝太陽能板,但5月份已有媒體採訪,空拍畫面就已經有太陽能板,官方說法與外界瞭解有不小落差,須請廠商再澄清說明。更不用說,在海浪衝擊下,這些海上漂流支架可能撞擊漁船及漁港岸邊設施導致損壞,屏東沿海地區許多抽取海水的馬達、水管,也會連帶遭殃。
蘇清泉強調,包括屏東在內的臺灣沿海並不適合設置海上光電場。這次政府用人民血汗錢投資1億做出來的實驗,證實已經失敗,大自然給了一個深刻的教訓,籲懇請政府收回成命,勿在臺灣沿海設置光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