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毀損全臺13.5萬片光電板 彭啓明:粗估不到5%無法回收
▲環境部部長彭啓明27日列席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蘇晏男/臺北報導
丹娜絲颱風毀損全臺33處光電案場在風災受損,共約13.5萬片光電板損壞。國民黨立委張智倫今(27日)質詢時,關切後端無法回收的太陽能板問題;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這要能源署做最後編號的統計,目前粗估不到5%,「大多數可以正常,那個樣子沒有被損壞,但它已經泡水了」。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27日審議行政院「中央政府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預算案」,彭啓明列席備詢。張智倫質詢指出,環境部預估全臺33處光電案場在風災受損,共約13.5萬片光電板損壞,數字是過去5年所有廢棄太陽能板總和的2.5倍,尤其嘉義非常嚴重,破碎、沒辦法回收的光電板造成環境污染。
張智倫說,光電板問題是前端無法處理,後端也無法回收,環境部要求廠商9月初完成處理,但他擔心的是後端回收,環境部統計現在13.5萬片光電板受損,回收了4萬片,「說法是已處理」,他則認爲合法堆置在回收業廠辦理6萬片,所以還有3.5萬片無法處理,那這麼多無法處理、回收,所以無法回收的量佔受損光電板多少?
彭啓明表示,現在處理量能大概是1個月2900頓,遠大於這次大概是約2600噸的量,「理論上是可以」,但沒遇過一個月處理這麼大量,所以廠商有在處理。張智倫追問,現在太陽板跟過去回收模式不同,運回去都非常困難,如何放在機器裡做PVC分離,這樣問題,有確定無法回收比例多少?彭啓明迴應,這要能源署做最後編號的統計,目前粗估不到5%,「大多數可以正常,那個樣子沒有被損壞,但它已經泡水了」。
張智倫指出,昨有委員請教沒辦法回收的部分,你說沒辦法回收的太陽能板佔約10%,現在意思是,因爲颱風而損壞而更加污染、殘破的不到5%?彭啓明說:「昨天講的是一個太陽能板正常進去是92-99%可以回收。」但張智倫則說,他問題是13.5萬片太陽能板,有多少無法回收?請環境部統計。彭啓明迴應,環境部會統計,因爲每個都有編號,萬一不見的話都可以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