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20億美元!恆瑞官宣與GSK最多12項授權交易,慢阻肺藥成下個熱門?
港股上市兩個月後,恆瑞醫藥官宣了一筆“打包式”BD(商務拓展),首付款5億美元。
7月28日,恆瑞醫藥(600276.SH;1276.HK)公告稱,公司與葛蘭素史克(GSK)達成協議,將HRS-9821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和至多11個項目的全球獨家許可的獨家選擇權有償許可給GSK。根據協議,GSK將向恆瑞支付5億美元的首付款,公司將有資格獲得未來基於成功開發、註冊和銷售里程碑付款的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這也是恆瑞醫藥港股上市後官宣的首個BD。
7月28日開盤,恆瑞醫藥A股和H股開盤上漲明顯,A股盤中最高漲超8%,截至發稿漲超6%;H股盤中最高漲超10%,截至發稿漲超8%。
此次協議的核心標的是HRS-9821,這是一款潛在的同類最佳PDE3/4抑制劑,目前正處於臨牀開發階段,可用於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簡稱“慢阻肺”)。恆瑞醫藥稱,該藥已在早期臨牀和臨牀前研究中顯示出強效的PDE3和PDE4抑制作用,從而增強支氣管擴張和抗炎作用,併爲開發便捷的乾粉吸入器(DPI)製劑提供了機會。
慢阻肺治療藥物也是當前的熱門賽道之一,此前已有大筆BD交易,如7 月9日,默沙東宣佈將以1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呼吸領域的生物科技公司Verona Pharma,獲得COPD藥物Ohtuvayre。方正證券此前研報指出,國內管線BD 邏輯持續增強,看好COPD賽道BD機會。除了恆瑞醫藥,國內正大天晴的 PDE3/4 產品已進入臨牀三期,海思科進入臨牀二期。
至於此次交易的其他11個項目,恆瑞醫藥並未披露詳細的管線內容,僅介紹,涉及腫瘤、呼吸、自免和炎症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藥物,目前均處於非臨牀研究階段。恆瑞將主導這些項目的研發,最晚至完成包括海外受試者數據的一期臨牀試驗。
BD業務已成爲恆瑞醫藥業績的重要貢獻。此前,恆瑞在港股上市時披露稱,公司累計達成14筆創新藥對外授權合作,其中近三年達9筆,涉及Lp(a)抑制劑、DLL3 ADC、GLP-1資產組合、PARP1抑制劑等核心品種,許可給包括默沙東、IDEAYA Biosciences、Kailera Therapeutics、德國默克在內的多家海外藥企,累計交易金額約140億美元。
對於BD的價值,恆瑞醫藥稱,公司堅持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並重,在內生髮展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合作,實現研發成果的快速轉化,藉助國際領先的合作伙伴覆蓋海外市場,加速融入全球藥物創新網絡,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讓公司創新產品服務全球患者。
此次BD的一大特點是交易標的不只是某一款在研產品,而是“打包”多個管線。這不是恆瑞醫藥首次對外打包授權。2024年5月,恆瑞醫藥宣佈將三款GLP-1類創新藥在除大中華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有償許可給美國Hercules公司。恆瑞醫藥獲得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款總計1.1億美元,潛在最高總金額超60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BD的合作方是GSK。2024年1月,GSK曾宣佈與Aiolos達成收購協議,獲得該公司唯一管線代號爲AIO-001的單抗。爲此,GSK將支付10億美元的預付款和4億美元的成功監管里程碑付款。這款單抗產品正是由恆瑞醫藥此前授權給Aiolos。彼時,有業內聲音稱,恆瑞醫藥被賺差價,而最新的BD則是恆瑞醫藥與GSK直接交易。
GSK首席科學官Tony Wood表示:"這些合作將進一步擴充我們本就豐富的研發管線。此項交易體現了我們對已驗證靶點項目的戰略投資,這種投資能顯著提高研發成功率,同時我們也擁有推進那些對患者具有最大潛在影響力的資產的選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