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會商財劃法 黃敏惠:盼公平分配統籌款、補助款不縮水

嘉義市長黃敏惠下午北上,出席行政院長卓榮泰召集的地方財政座談會,提出3大訴求,直指統籌款與補助款分配存在不均,恐加劇地方財政困境,呼籲中央正視地方需求,落實賴清德總統提出「均衡臺灣」施政願景。聯合報資料照

嘉義市長黃敏惠下午北上,出席行政院長卓榮泰召集的地方財政座談會,提出3大訴求,直指統籌款與補助款分配存在不均,恐加劇地方財政困境,呼籲中央正視地方需求,落實賴清德總統提出「均衡臺灣」施政願景。

黃敏惠指出,嘉市因人口少、土地小、產業結構限制,營利事業銷售額佔比低,導致統籌分配款的公式計算「無論怎麼算都不公平」。她建議,應先將部分金額平均分配到各縣市,再依公式分配,如此才能符合「均衡臺灣」的理念。對於目前仍懸而未決的345億元未分配款項,主張應依立法意旨先行暫分配,再行修法。

黃敏惠表示,雖然嘉市統籌分配款因修法增加65.75億元,但整體補助款卻遭到行政院「反向刪減」,導致明年度嘉義市中央補助總額僅比今年增加4.98億元。她批評,行政院僅強調統籌款增加,卻隱匿補助款減少的事實,「用話術模糊焦點,影響社會大衆認知」,並直言這將惡化地方財政,甚至「成爲壓垮地方的最後一根稻草」。

針對立法院修法保障的一般性補助款,黃敏惠指出,中央透過修正辦法,將許多計劃型補助款移列至一般性補助款,並改由「申請審查」方式分配,讓地方難以自主規畫。她舉例,教育部與衛福部分別將590.3億元與251.1億元挪入一般性補助款,合計達841.4億元,實際卻讓地方陷入「中央請客、地方買單」的窘境。

她憂心,這種黑箱化與「顏色審查」疑慮,將使地方失去原有的自主財源,違背當初修法美意。黃敏惠強調,行政院應恢復原本的一般性補助款設計,依法保障總額及各縣市分配「不比今年少」,才能真正釋出財源,協助地方均衡發展,落實財政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