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統籌分配稅款比預期少 議員:要看後續總補助款

2026金門縣統籌分配款分配48.35億元,雖比今年多約20億元,但仍比預期少了近40億元差額。(於家麒攝)

財政部2026年統籌分配款明細昨(29)日出爐!金門縣分配48.35億元,雖比今年多約20億元,但仍比預期少了近40億元差額。對此,金門縣議員董森堡表示,這部分還是要看後續中央對於金門的總補助款有多少才能衡量;副縣長李文良則表示,目前縣府掌握到的只有統籌分配款,不足的部分,縣府會努力持續再向中央爭取。

議員董森堡說,若依往年中央的「一般性補助款」與「計劃性補助款」,總補助經費仍維持原有的55至60億元,那明年財劃法的統籌分配款又提高了20億,就對金門的建設非常有幫助。

議員蔡其雍則表示,新版「財劃法」雖已上路,但在在野黨主導修法過程中,統籌分配款的計算公式確實存在設計缺陷,造成部分稅款「無法全數分配」的技術性問題。這並不是中央政府刻意扣住地方經費,而是法律條文本身的限制,導致地方「看得到卻領不到」,這樣的情況普遍存在各縣市,更容易加劇離島與臺灣之間的城鄉差距。

蔡其雍強調,財政部也已明確承諾,這筆餘額不能被挪作他用,必須待修法後才能再分配給地方,且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表示將邀集各縣市首長,討論事權與資源分配,尋求更合理的解決方式。他也會積極向中央反映金門的需求,爭取金門應得的財政資源,確保地方財政健康發展,特別是金門的醫療、交通、產業發展等離島建設上,經費不容打折,若統籌分配款未達預期,一定會向中央請託,改以一般分配款及計劃型補助的方式,補足預算的不足。

蔡其雍也指出,金門人口數較少,在與人口相關的政策計算上原本就相對不利,因此更需要中央理解與支持。未來金門也應持開放態度,在不同政黨與兩岸議題中尋求合作,避免被邊緣化,才能真正保障鄉親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