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韻採專欄》打詐四法一過 賴政府穩坐老大哥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日前參加政論節目,得意揚揚表示從電信信令判斷出青鳥行動與民衆黨519活動參加者是不同族羣,引起輿論軒然大波。(潘虹恩攝)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日前參加政論節目,得意揚揚表示從電信信令判斷出青鳥行動與民衆黨519活動參加者是不同族羣,引起輿論軒然大波,懷疑民衆個資外泄。王呼攏社會質疑,迴應:「用膝蓋想就知道。」王義川因此封號王膝知,卻苦了電信業者,因無法自證沒有做過的事,直接背了黑鍋,還因此惹來顯不合理的管制。

電信業者當然擁有客戶的個資,但每次通訊時,基地臺只會偵測涵蓋範圍內的手機訊號,連網傳輸。由於基地臺非資料庫中心,它只能紀錄手機內SIM卡碼,及訊號發送起訖時間,故電信信令是不包含足以辨識個人的資訊。若要知道特定個人是否在特定時間出現在某地,她(他)首先要上網或通訊通話,基地臺纔有紀錄;其次,電信業者將SIM卡碼與消費者的個資勾稽;最後,消費者剛好是該業者的客戶。

電信業者受《個資法》《消保法》拘束,又有NCC重罰伺候,不會以身試法提供有個資之數據服務。王膝知舉臺中市政府觀光節活動亦可透過電信服務統計出人流及羣衆樣貌,其實是魚目混珠。目前電信市場三分天下,依隨機分配理論,即使業者將信令與客戶資料庫比對,提供不涉個資的統計數據,最多也只有三分之一的羣衆樣貌,不可能窺得全貌,故王膝知聲稱靠電信信令辨別羣衆應是百分百唬爛。王好漢做事好漢當,應主動交代真相,不該牽拖電信業者。

倘若王義川真有辨別羣衆的資料呢?我想到的可能是從電信業者處取得電信號碼資料後,與帶有門號及其他個資的資料庫比對而得的。前數位部唐鳳部長在疫情期間推出「臺灣社交距離App」和「簡訊實聯制」以追蹤民衆的數位足跡,這是唯一同時有全臺民衆姓名、身分證號及手機門號的資料庫,如再與內政部的戶政資料庫串接,就可得到王膝知的「膝蓋資訊」,顯然比電信業者提供的數據服務更全面也更完整。雖然民進黨政府宣稱已銷燬資料庫,但真相是什麼呢?比起民進黨政府的不誠信紀錄,我寧願相信被高度管制的業者。

而主管機關NCC,或許懼於人事同意權尚卡在立法院,當立委質詢時,不僅沒有協助業者向立委說明,反而一刀斬斷,要求業者必須取得客戶同意,才能提供去識別化服務,這無異要業者放棄加值數據服務,形同服務倒退。試問有這樣的NCC,臺灣何以發展AI?

一葉知秋,政府推打詐四法,處處要求實名制,美其名曰實名制萬能,消除詐騙,實則藉機蒐集個資,利於散播洗腦文宣及動員,或者監控反對人士。立法院若率爾通過打詐四法,無疑給民進黨政府尚方寶劍,可毫無忌憚地蒐集個資,民衆則赤裸裸地暴露在政府監控下。若政府要推打詐四法,應先修《個資法》,比照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限定個資使用標準,才能保障守法民衆的隱私。

我在疫情間參與的一項個資研究顯示,臺灣民衆有5成贊成因犯罪偵查收集門號、電郵等聯絡型個資,但只有3成6民衆贊成政府可接觸民衆通聯內容等敏感資訊,且只有近1成8民衆同意政府可使用無人機或熱顯像儀監控。但在打詐大帽子下,沒有立委願意當烏鴉阻擋侵害個資的法案。若四法一過,賴政府將成爲臺灣的老大哥,明晃晃地將人民圈禁在動物農莊裡!(作者爲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