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鹽化工參股公司中鹽鹼業以68億元取得天然鹼採礦權 減資事項正在推進中
7月9日晚間,中鹽化工(600328)發佈公告,參股公司中鹽(內蒙古)鹼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鹽鹼業”)以68.09億元取得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區天然鹼採礦權(以下簡稱“天然鹼採礦權”),並與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自然資源局簽署《採礦權出讓合同》。
據悉,本次中鹽鹼業競拍的天然鹼採礦權爲目前國內發現儲量最大的天然鹼資源,面積28.85平方公里,開採礦種爲天然鹼、共生石鹽、硼。採礦權有效期爲30年,期限屆滿後,登記的開採區域內仍有可供開採的礦產資源,可按規定申請續期。在採礦權有效期內,中鹽鹼業需按照礦產品銷售收入的2.9%逐年繳納采礦權出讓收益。
資料顯示,中鹽鹼業成立於2025年3月,是爲獲取內蒙古通遼地區天然鹼採礦權而設立,由中鹽化工與中石油太湖(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湖投資”)共同投資,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爲49%、51%。
中鹽鹼業成立後,一直圍繞獲取天然鹼採礦權開展可行性研究等系列工作,並在6月16日參與前述天然鹼採礦權競拍,最終以68.09億元取得采礦權。
需要關注的是,中鹽化工與太湖投資正在積極推進中鹽鹼業減資事項。根據公告,太湖投資將通過減資方式退出中鹽鹼業,減資完成後,中鹽鹼業將成爲中鹽化工的全資子公司,納入公司合併報表,該事項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中鹽鹼業股東減資事項按計劃推進中。
作爲行業頭部企業,中鹽化工純鹼產能390萬噸,爲國內第三大純鹼生產企業。目前,純鹼產能的新建、擴建合成裝置受到嚴格的政策限制,但天然鹼不受產業政策限制。 公司表示,後續控股中鹽鹼業將有助於改善公司純鹼產業結構,在做強“氨鹼法、聯鹼法”工藝的同時向“天然鹼法”邁出堅實步伐。
據悉,天然鹼相較於合成鹼優勢明顯,具有更低的能耗、成本和綠色環保優勢,將逐步成爲純鹼行業主流。中鹽鹼業本次競得的項目未來將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預計投資規模較大,建設週期較長。
中鹽化工表示,在全資控股中鹽鹼業後,公司將支持中鹽鹼業開展天然鹼採礦權資源開採、加工等事項。在資金籌措方面,將制定詳細的融資方案,採用多元化籌資方式,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使用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及資本市場籌資等方式,確保項目資金投入。
近年來,中鹽化工持續加碼礦端佈局。今年6月30日,公司通過公開競拍方式,以92.9萬元競得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吉蘭泰鎮天然鹼礦普查探礦權。
根據公告,前述項目所處構造位置位於吉蘭泰凹陷相對較低位置,沉積厚度大,地層層序全,沉積穩定,對地層判斷和無機鹽儲存在條件有利。根據相關地質資料分析,吉蘭泰凹陷白堊系地層中含有大量碳酸鹽巖,與同一地質年代形成的天然鹼礦具有相類似的成礦條件。 中鹽化工表示,項目天然鹼的儲量及品位均存在不確定性,尚需進一步開展勘探,後期將根據勘探情況決定是否探轉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