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證券:政策與技術共振下 腦機接口迎來產業加速發展期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發佈研報稱,考慮到腦機接口目前處於商業化起步階段,當前市場主要以主題投資風格爲主。從產業趨勢上看,該行建議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參考不同的標準,其中侵入式的建議關注臨牀進展較快的如愛朋醫療(300753.SZ)、高德紅外(002414.SZ)、巖山科技(002195.SZ)等,非侵入式的建議關注商業化進展靠前的如翔宇醫療(688626.SH)、創新醫療(002173.SZ)、誠益通(300430.SZ)等。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政策在資金、規劃、支付三個層面明確支持腦機接口發展

(1)資金層面:全球主要國家投入數十億美元支持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美國BRAIN計劃、歐盟“人腦計劃”等持續加碼,中國也逐步跟進;(2)規劃層面:腦機接口已從“十二五”基礎研究階段邁入“十四五”產業落地階段,工信部等七部門在2025年7月末出臺專門政策,推動產業快速成長;(3)支付層面:國家醫保局首次爲腦機接口設立獨立收費項目,湖北、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率先落地價格標準,爲其進入臨牀應用奠定製度保障。政策與資金支持的結合,使中國在全球腦機接口產業中有望率先形成應用突破。

腦機接口電極、芯片和算法三大環節技術不斷突破,爲加速產業化落地提供基礎

(1)電極方面,非侵入式電極向信號質量提升及便攜式發展,如熵基科技多模態融合技術、腦韻科技的入耳式裝置等;侵入式電極則以柔性材料及高通量提升安全性與信號質量,如階梯醫療、腦虎科技研發高通量柔性電極,衷華腦機推出6.5萬通道陣列電極等。(2)芯片方面,正向高通道、低功耗和高速率發展,海南大學研發的SX系列芯片覆蓋採集、調控和無線傳輸三大環節;北京腦科學中心與芯智達研製全球首款全植入無線芯片“北腦一號”;天津大學、微靈醫療也分別推出了編解碼專用芯片與採集刺激芯片,逐漸打破國外壟斷。(3)算法方面,閉環BCI成爲主流,實現信號採集、解碼與實時反饋的閉環控制。清華大學與天津大學在2025年推出的“雙環路”無創腦機系統,實現了高效四自由度無人機操控,解碼準確率提升20%、效率提升百倍。

腦機接口應用場景廣泛,醫療健康是核心市場

據MARKETRESEARCHFUTURE預測,腦機接口醫療健康領域應用在2035年全球規模有望達65億美元,較其他領域空間更大,目前主要涵蓋肢體運動障礙診療、癲癇與神經發育障礙診療、意識與認知障礙診療、精神疾病、感覺缺陷診療等五大類。當前的研究進展上,(1)非侵入式因安全性高、易於普及,已有部分產品商業化,預計滲透率提升最快,其中康復類產品安全性高、適配人羣廣,近幾年商業化有望加速;(2)侵入式聚焦高精度、高價值領域,如癲癇、神經發育障礙診療、感覺缺陷診療等領域,打開更大空間,目前國內已有侵入式臨牀依託柔性電極、腦電大模型等在康復、語言解碼上取得積極進展,後續重點關注臨牀安全性。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產品商業化放量不及預期、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後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