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政治干預新聞 極端滋擾民主

中國時報社論

TaiwanPlus影音平臺前英籍主管Ed Moon(艾永青)7月離職返英,日前他貼文指出,離職原因是工作被政治干預、大罷免亂象,以及政治極端分子對他及家人的攻擊。艾永青點出的正是當前極度扭曲的政治現實,4年花58億元打造的這個影音平臺,註定擺脫不了背後的政治黑手。

聽話給糖 不聽話關臺

TaiwanPlus成立於2021年,是一個英文的影音平臺,希望能和英國BBC、日本NHK一樣,向國際社會傳達臺灣的聲音。過去國際社會對臺灣的認識主要透過西方外媒,比較難以從臺灣的觀點出發,如果有一個影音平臺能夠直接表達臺灣的現狀與觀點,將更能爭取國際的瞭解和支持,也能和中國大陸的論述相抗衡。

但是,TaiwanPlus成立以來經營成效不彰,原本設定的目標是APP下載達百萬,至今卻只有17萬,每則點閱頂多數百。每月YouTube觀看次數約100萬,和韓國阿里郎國際放送的800萬一比,相形見絀。固然,TaiwanPlus營運只有短短4年,難以迅速趕上其他國家長久經營的媒體平臺,但由政府資助成立一個影音平臺向國際發聲的概念,其實早已過時了。現在的網友對帶有官方色彩的媒體並不感興趣,認爲都是宣傳而已,若內容還平淡乏味,不夠聳動嗆辣,更難以吸引外國網友的眼球。

TaiwanPlus更大的問題,是它究竟是新聞媒體,還是政府宣傳機構?TaiwanPlus現在由公視經營,理論上應該和公視一樣獨立超然,但公視有沒有真的獨立超然,恐怕見仁見智,TaiwanPlus沒有設立的組織法,靠着政府的預算存活,更是無法擺脫政治的影響力。

艾永青說,去年一篇形容美國總統川普爲「被定罪的重罪犯」報導遭不當撤下,成爲他計劃離開的轉折點。事實是,川普的確曾被判有罪,美國及國際媒體也經常如此形容他,臺灣民營媒體也常大談川普的官司,但TaiwanPlus因爲被視爲官媒,措辭就被視爲官方立場,政治壓力一來就趕緊撤稿。所以,TaiwanPlus哪有多少專業而獨立的新聞空間?若選擇素材、撰寫、審覈時,心中都揣摩着當權者的好惡,即使只是爲了不惹出麻煩,也是一種自我閹割,如此一來,還能自稱是個獨立中立的媒體嗎?

僞第四權 淪爲大外宣

當TaiwanPlus無法避免政治影響力時,也難免要爲當權者服務,替執政黨塗脂抹粉,或配合當起打手。去年臺灣民衆黨立委吳春城指控,TaiwanPlus網站「打擊貪腐」專題中,62篇新聞裡有43篇聚焦於柯文哲案件,並配以柯文哲上銬畫面作爲主照,嚴重違反了媒體新聞中立與無罪推定原則。但對涉嫌掏空臺鹽11億的陳啓昱、涉嫌接受性招待的陳宗彥,TaiwanPlus則隻字未提,對鄭文燦收賄案的報導只有2篇。民衆黨指責黨檢媒三位一體越來越誇張,政府公然介入公視,TaiwanPlus選擇性報導,假「公正媒體第四權」之名,行「不公正未審先判」之實,淪爲政府大外宣的機器。

想讓世界看到美好臺灣的TaiwanPlus,如果執政團隊非常不美好,要怎麼處理?答案是:不能處理。因爲飯碗是民進黨政府給的,而民進黨對媒體的掌控嚴厲而全面,從現在媒體一片綠油油即可見一斑。所以,TaiwanPlus終究成了民進黨政府大外宣的機器之一,扮演起傳聲筒與化妝師角色。TaiwanPlus報導的新聞也許都是事實,但不見得是全部的事實,若只挑選符合民進黨口味的素材,不也是在扭曲事實愚弄觀衆?

問題是,用納稅人的血汗錢讓民進黨多一個塑造虛僞形象的工具,意義到底在哪裡?民進黨對於媒體的態度就是全盤掌控,聽話的給糖吃,不聽話的關臺,至於公營的媒體就更不用說了。艾永青的表白,拆穿民進黨政治干預新聞自由的真相,更揭露了極端政治勢力對異己者的無端滋擾。以此看來,TaiwanPlus的存在意義值得好好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