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大罷免吞噬民主 賴總統迴歸治理
中國時報社論
罷團「護國大遶境」已從花蓮出發、環島催票,這原屬公民團體自發的罷免制度,卻在賴清德總統親赴中常會聲援、號召「保臺香燈腳」、民進黨中央全面動員下,變調爲一場黨派操弄與政治對決權力戰。民進黨打着「抗中保臺」旗號,把罷免工具化爲意識形態清洗與國會翻盤利器,不禁讓人質疑:「國家怎麼變成這樣?」
撕裂臺灣 失去人民信賴
放眼國際,全球民主國家執政黨即使朝小野大,也不會動員政府資源發動罷免翻盤。美國廣播新聞界一代宗師艾德華‧默羅有句名言:「我們絕不能將異議與不忠誠混爲一談。當忠誠的反對派消亡時,美國的靈魂也隨之消亡。」遺憾的是臺灣的大罷免,竟由總統親率出征,一心想殲滅在野黨,要「打掉雜質」、罷掉不忠誠的「中共同路人」!
令人憂心的是,在全球貿易動盪與川普重啓關稅戰下,有如對出口導向的傳統產業投下不可預知的炸彈,政府現在最需要做的是擬定緊急紓困與轉型方案,否則下一季可能引爆一波波無薪假甚至工廠倒閉潮,裁員風暴必造成更多社會問題。眼前經濟寒冬已至,府院黨只顧配合「護國大遶境」車隊造勢,賴總統則忙着自嗨「團結十講」,一次又一次的撕裂臺灣。
臺灣目前處境艱難,除了得面對國際財經劇變挑戰,電價、物價齊漲,市井小民苦不堪言,詐騙案更是猖獗、受害人因欠款尋短事件頻傳,臺中市豐原區1家5口因遭詐騙輕生案,震驚社會。政府雖編列73億元打詐經費,卻只淪爲口號,不僅打詐策略錯誤、跟不上新興詐騙手法,沒有從源頭阻詐,不只累死執法人員,人民更深陷苦難中,政府沒有聞聲救苦,反而沉迷在罷免秀場中。
最諷刺的是,大罷免雖由民團推動,民進黨立院黨鞭柯建銘已不只一次公開表態,「不是我發起的,不然是誰?」而原本刻意與罷團保持距離的賴總統,當二階段罷藍連署陸續達標,感受大罷免起風了,就跳進來御駕親征,連單純宗教信仰的信衆,也要歸類出「保臺香燈腳」,全面號召動員,真的是想權力想瘋了!
誠信是從政者的基本要求,更是國家領導人治國的首要條件。賴總統爲了翻轉國會席次夢想成真,大剌剌地站上大罷免火線,而且全面號召動員府院黨投入,「誠信」二字棄若敝屣,不僅喪失總統應有高度,也徹底破壞民主機制。不論大罷免結果如何,賴總統已失去人民信賴,臺灣也將遠離民主國家行列。
回頭是岸 心思放在國政
大罷免首波24名國民黨立委加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7月26日將投票。身兼民進黨黨主席的賴清德,既已下令民進黨黨公職全面投入,這一場訴諸仇恨、擴散全臺的「割喉戰」已勢不可免。但賴清德還有總統身分,至少應恪遵總統本分,絕對不能動用國家機器、動員政府資源搞政黨鬥爭,更應嚴禁把司法當成政治工具,這樣或許還有機會重建制度信任。
以檢調偵辦國民黨死亡連署及幽靈連署案,幾乎全臺大動員,約談上百位黨員及志工,迄今收押數10人,司法如此大動作偵辦這種僞造文書及違反個資案,明顯已有違比例原則。而且部分案件已偵結起訴,既脫離檢方系屬,所有證據攤開在法庭公開審理,涉案被告如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3人,仍被法官裁定繼續羈押禁見3月,除非有政治力介入,這樣的羈押實在令人費解。
面對民進黨全力聲援罷團的「護國大遶境」,國民黨也力推「湛藍衝鋒護民主」大軍應戰,而此刻藍綠對決最緊繃時刻,白營因臺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的妻子傳出噩耗,反惡罷情緒沸騰,尤其彭振聲控訴「我是被冤枉的,國家怎麼變成這樣?」淒厲哭聲震撼法庭,不少小草轉傳「官逼民死」,成了反惡罷宣傳爆點。
國政如麻,臺灣面對的國內外挑戰又如此嚴峻,賴總統巧思安排的國安簡報會議,已失去第一次與藍白政黨領袖對話機會。大罷免投票在即,全臺各地只會更撕裂,賴總統實應深切自省,迴歸治理初心,以人民爲中心,深思如何重建社會信任,並真正團結民心,展現治國誠意,畢竟民主之所以珍貴,就是容納多元與對話,而大罷免正一寸一寸吞噬民主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