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前談罷免 賴清德:間接民主走向直接民權、尊重國民黨要罷免總統

▲賴清德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圖/總拱府提供)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將在520適任滿週年,他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在今(17日)播出。針對大罷免與朝野衝突,賴清德表示,公民力量是很可貴的,「當初,馬英九前總統也曾經公開肯定罷免權啦」;至於在野黨稱要罷免總統,賴說,這是立法委員所擁有的憲政權力,「這我必須尊重」。

對於這一年下來,越發激烈的朝野衝突,賴清德舉例,在野黨通過一些法律,讓好不容易走過的軍公教的年改,現在又要走回去了。他認爲,在野黨的這些種種作爲,自然而然會讓民衆看得更清楚,一開始也許並不那麼瞭解,但是我相信,現在社會是越來越瞭解。

至於說用什麼方式來化解僵局?賴清德說,之前有講過,「就是說民主的問題,必然是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有兩個方式,就是憲政體制,因爲臺灣是民主國家,永遠堅持民主憲政體制,有司法院憲法法庭可以來裁判,立法院的這些法律有沒有侵犯其他單位的權力,這個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因爲立法院太多了,太多通過的法案都涉及違憲。

賴清德提到,以前在立法院是很清楚,即便陳水扁當總統的時候朝小野大,國民黨他們也知道這不行、是侵犯行政權。好比說王金平院長在朝野協商,會說「這個要改建議,否則你這個侵犯到行政權」,過去有一個分際,但現在差不多失去了這個環節。所以案子太多了,都違憲,那自然而然就會引起公民力量的出發。

賴清德說,公民力量是很可貴的,他們用的是憲法賦給公民的權利,除了選舉以外,還有罷免,還有創制、複決,這個是憲法賦給人民的權利。當初,馬英九前總統也曾經公開肯定罷免權。

「所以我是說,大家想清楚一點,像這一次的公民運動,已經代表臺灣的民主政治更往前進了一步。」賴清德說,就是說,由間接民主、代議士制度,會往直接民權來走。「當罷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時候,創制、複決,未來也會成爲日常,會成爲直接民權,會漸漸、漸漸推展出來,這個也是民主的深化」。

賴清德表示,過去是你選擇了投票支持的某一個公職,大概只能夠等到他任期到,不管他犯了什麼錯、怎麼樣失職,你根本拿他沒辦法。另外,這個罷免這事情也不是隻有剛講的這幾個,在全國各地方,其實村裡長的罷免也常常發生。

對於在野黨喊出要罷免總統,賴清德說,因爲他是透過政黨的程序,這個是國民黨,或是...,應該這樣講,這是立法委員所擁有的憲政權力,「這我必須尊重」。他說,罷免總統就是說,立法院這個提案三分之二通過以外,還要經過公民投票,所以這個是屬於憲政的設計,我身爲總統,我就是尊重,就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