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在野團結反獨裁 迴應人民心聲

中國時報社論

臺灣近期內外交迫,川普的關稅大刀即將落下,對產業及民生衝擊重大;民進黨發動大罷免,在野黨反制,帶來政治紛擾與仇恨動員,執政當局還不斷以僞造文書罪名對國民黨黨部及罷免連署相關人士進行搜索、約談、羈押,造成民主與法治的倒退。執政當局對美國要求高關稅極盡取悅之能事,毫不積極抗爭與妥擬對策:對內則回覆威權統治,邁向獨裁。在野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衆黨主席黃國昌22日舉行「在野領袖峰會」,凝聚共識,並號召全民共赴國難。

解經濟之危 挺身而出

這場峰會雖無出人意表的言論與結論,但召開時機及議題都很適宜,可讓國人更瞭解當前臺灣面臨的內外危機,看出執政黨的蠻橫無理,從而喚起民衆及社會各界挺身而出,共同面對執政當局無能處理甚至是自己造成的危難。

在此嚴峻時刻,朱立倫籲請賴清德總統召開國是會議,邀集在野黨主席與縣市長、立院黨團共同研商國是;黃國昌則強調,既然執政黨不願有所承擔,就要由在野黨共同扛下責任。他們齊聲批判執政的民進黨無視國家危機當頭,只想着如何消滅在野黨;指當下全世界只要是民主國家,最關心的就是關稅貿易戰、匯率戰與美債危機,只有臺灣在拚政治、搞大罷免鬥在野黨。兩黨主席一致指出,司法被執政黨當作整肅在野黨的工具,如果不予遏制,明天每個國民都可能捱整。兩黨領袖以切身之痛籲請民衆保衛民主與法治,不只是暮鼓晨鐘,更是緊急危難,民衆實應知所警惕,奮起反制。

對於外來危機,也就是川普發動的關稅戰,朱立倫指若美債、美元崩盤,就是金融風暴、大蕭條的來臨,賴清德與民進黨除了取悅美國之外,只提出880億元紓困方案,但至少應該提高到2000億元;國安基金規模也應提高以發揮功能,國民黨必須與民衆黨合作,大幅增加包括特別預算、國安基金。而擴大內需也是當務之急,至少開放國際1個月免籤,帶動基層內需;其次應擴大基礎建設,希望加快進行,刺激景氣。

賴清德政府這些都不做,故應由中央加上地方政府與各黨派一起努力,不能再內耗。黃國昌也強烈批判民進黨政府將司法工具化,兩位主席指控民進黨無視於危機而在內部找敵人。在野黨這些解經濟之危的對策比政府的對策具體而有效,對執政當局破壞民主法治的指控信而有徵,值得全民深思並支持在野黨促成。

守民主法治 喚醒民衆

對於外界最關心的兩黨是否發動倒閣的問題,兩人都給出負面答案。朱立倫認爲「倒閣無法對賴清德有效制衡」,因爲行政院長卓榮泰只是稻草人,倒閣倒不了賴,但他不排除倒閣等各種方法。黃國昌也認爲,倒閣救不了臺灣,無法解決想要專制獨裁的賴清德。確實,各方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抑制賴清德繼續專制獨裁下去,從國會發揮在野最強監督力量,而不要讓民進黨爲所欲爲。民衆黨對倒閣的不支持立場很明確,但國民黨內仍有支持倒閣的聲音。

支持倒閣者認爲,如果國民黨有過半區域立委的罷免案成立,在反罷無力之下,兩黨目前在立院過半數席次的優勢不無動搖的可能,兩黨難道堅持不倒閣嗎?再說,倒閣和改選雖動搖不了賴清德的總統職務,但也等於對他投下不信任票,他應該調整施政方向和霸道作風,似乎不宜否定倒閣的政治效應。如何因應大罷免,藍白還有待凝聚共識。

從峰會的過程和結果來看,兩位主席訴求多屬老調重談,各抒己見,除了「426戰獨裁」遊行活動有共同結論,未見策略性的方案和具體作爲。面對執政黨的威權與鴨霸,賴清德手握所有行政權、司法權、監察權,加上中選會等所謂獨立機關一起對付在野黨,在野黨現在是面臨抄家滅族的危機,只有上街頭一天,會有怎樣的效果值得懷疑。何況,反罷免只是消極抵禦,無法轉守爲攻,在野黨又如何能反制民進黨的霸道執政以及對民主法治的嚴重傷害?

不過在野兩黨願意團結合作,共同針對最急迫的經濟災難和民主危機攜手上街,至少能喚醒民衆看清楚當前臺灣所處國際和國內的險峻情勢;也期待賴政府能因此轉舵,在關稅談判上能顧及臺灣的民生,在民主法治上能依憲依法而治,讓朝野鬥爭舒緩,以共同對付川普的關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