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停止罷免內耗 正視關稅與AI風暴
中國時報社論
新春國際情勢詭譎,全球繃緊神經因應川普關稅戰衝擊與DeepSeek屠殺美國科技股的夢魘,當各界憂心臺灣產業鏈佈局落後全球、兩岸情勢兵兇戰危時,唯獨執政的民進黨忙着搞大罷免。廈門臺商協會副會長葉永鬆當着賴清德總統的面喊話「當家不要鬧事」、「反對大罷免」,遺憾的是賴總統視若無睹、完全不迴應。
情勢嚴峻 政府忙內鬥
美國總統川普強勢迴歸,一上任就對墨西哥、加拿大與中國大陸揮出關稅大刀,宣告川普2.0時代來臨,並點名將對晶片加徵關稅。川普大選時就指稱臺積電某種程度是從美國偷走晶片產業,且反對拜登主張的《晶片法》補助,AI科技競賽已白熱化,一旦川普簽署加徵晶片關稅的行政命令,臺灣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巨大風暴。
同時間大陸DeepSeek橫空出世,只花558萬美金訓練成本,完成與ChatGPT同等級的AI大型語言模型,震撼美國矽谷、AI相關股票拉黑。當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坦承錯誤,要學習 DeepSeek將推理模型的思考過程公開,行政院長卓榮泰卻逢中必反,宣佈公務機關禁用,前數發部長唐鳳更以低階手段繞過自我審查,洋洋得意讓DeepSeek談六四事件,難怪花200億數發部只能開發出「點面線」APP。
川普的關稅大戰與DeepSeek對AI產業的震撼,牽動美、中、臺三角經貿關係,「護國神山」臺積電因應國際情勢,也不得不至美國召開董事會。面對經貿與AI產業佈局的挑戰,加上兩岸情勢日益嚴峻,賴政府理應忙到不可開交,可悲的是政府忙的卻是搞大罷免。
在新春開工日,中選會就收到20件第1階段罷免案,對象包括國民黨19位立委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狂言「自己國家自己救」,呼籲9月1日前投罷免票,讓41位藍委全下臺,屆時立院就可改選正副院長。柯總召的公開宣示印證發動罷免潮的公民團體是綠營側翼、青鳥們就是民進黨打手。
卓揆不遑多讓,明知《選罷法》覆議必遭封殺,卻刻意於春節送交立法院,擺明延後新法生效,爲罷免戰提供時間優勢,助攻大罷免潮。至於賴總統只喊話朝野和諧,沒有約束黨公職人員不要介入,反而聲稱尊重公民團體自主性,等同放行柯建銘發動超甲級動員,號令黨公職全體投入、民代服務處設罷免站。當家鬧事,莫此爲甚!
當家鬧事 人民成輸家
罷免是針對不適任民代或公職的監督機制,民進黨卻把罷免當作政黨鬥爭工具,只因不願承認朝小野大的民意結構就鼓動大罷免,導致賴清德就任總統迄今逾半年,國無寧日、民心不安,施政毫無建樹。賴總統對臺商「當家不鬧事」的喊話無動於衷,之所以放任綠營發動大罷免戰,無非是希望透過罷免藍營立委,讓民進黨重新掌控國會的政治算計。他的如意算盤是罷免若成功,民進黨便可完全執政;若罷免失敗,則推給「民間團體自主行動」,撇清責任。
然而,賴政府的盤算絕不可能如願,因爲國民黨勢必強力反擊、以戰止戰。當藍白合作啓動反制罷免行動,臺灣勢必陷入一場「互罷」戰爭,屆時無論哪一方勝出,蛇年政爭烽火連天,政府施政停滯,社會動盪不安,經濟發展被拋諸腦後,這場政治惡鬥只會讓臺灣陷入更深的內耗,最大的輸家是臺灣人民。
罷免是仇恨動員,過去幾年,臺灣政壇已歷經多次罷免案,每次都耗費大量社會資源、撕裂選區民意。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表面上是公民團體發起,實則處處可見前市長、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操盤身影。謝國樑卯足勁正面迎戰,最後雖打贏了罷免戰,雙方都已耗費可觀的人力、物力,無助基隆市建設。
當前臺灣正處於國際競爭的關鍵時刻,半導體產業面臨美國關稅壓力,AI科技發展遭遇中國大陸的強力競爭,兩岸關係更是緊張升級,賴政府理應集中精力應對這些挑戰。身兼主席的賴總統如有心治國,大可啓動院際調解機制,解決法案爭議,並帶領民進黨迴歸政策討論、聚焦國家發展,臺灣纔有可能擺脫無休止的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