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州文峰街道文峰社區:以黨建品牌爲筆 繪就社區治理新畫卷

走進開州區文峰街道文峰社區,映入眼簾的是環境整潔有序、鄰里關係和諧融洽、生活服務便捷貼心。近年來,文峰社區依託"文義融合 風和文峰"黨建品牌,鄰里糾紛發生率降低60%,居民滿意度從60%躍升至90%,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治理之路,爲居民生活帶來全新變化。

"文峰創新"激發治理新動能

"新車棚寬敞明亮,電動車再不用受雨淋日曬了。損毀的大門換成了新的,還裝了門禁,既安全又方便。"民心佳苑居民王永義對家門口的變化讚不絕口,這些看得見摸得着的改造成果,得益於文峰社區構建的"1+3+N"物業聯席協商會議機制,以"文峰創新"爲驅動,把黨建工作做到"家門口",引領居民自治自管。"1"即社區黨總支書記牽頭,"3"是聯動居委會、自治組織、物業企業三方力量,"N"則廣泛吸納行政部門、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等多元主體參與,針對小區"三重一大"事項和黨建民生方面的重大工作,通過集體議事、民主決策,推動問題高效解決。自該機制運行以來,累計召開聯席會議50餘場,解決事項300餘件,切實將服務觸角延伸到羣衆身邊,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攀升。

"文峰網格"織密基層服務網

以街道"141"基層智治平臺爲路徑,推出"文峰網格"理念,組織社區網格員在日常巡查中與居民廣泛交流,圍繞收集的問題及時上報,對居民反映的問題精準施策,積極調解矛盾糾紛,對網格內的空巢老人、失獨家庭、殘疾人等重點人羣,積極聯合社會組織、共建單位進行關愛幫扶,使社區治理從"獨角戲"變爲"大合唱"。2024年實現養老、托幼、法律援助等資源100餘項,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愛"新"團年飯等公益活動20餘次,慰問60餘人,全力構建起羣衆"家門口"的資源網絡,打通實幹爲民"最後一公里"。

"文峰治理"凝聚社區共治力量

"網格長,文峰6號院1棟1單元化糞池外溢,氣味太難聞了!"接到居民反映後,網格長迅速抵達現場勘查,組織居民代表、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召開"小巷議事會",最終成功動員居民集資清理乾淨化糞池雜物。

積極推進"黨建+網格"基層治理模式,爲"文峰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將黨組織嵌入網格單元,形成"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員樓長-N"聯動機制,將轄區劃分爲13個網格,常態化開展政策宣傳、民情收集、矛盾調解等服務,實現服務精準投送、治理效能提升。

展望未來,文峰社區將持續深化"文義融合 風和文峰"黨建品牌,宣傳和動員廣大社區居民,鼓勵更多熱心居民參與到社區服務中來,構建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讓幸福文峰的錦繡畫卷更加絢麗多彩。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張一諾 通訊員 漆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