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白雲區龔家寨街道:以“三和”爲指引,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尚和”新品牌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樑 見習記者 胡特旗

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龔家寨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爲基礎,探索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聯動機制,構建區域統籌、條塊結合、聯動共建的基層治理格局,打造人和事和心和的“尚和龔家寨”治理模式。

人尚和,搭建資源聯動平臺,樹立共建共治共享目標。

一是建起一支隊伍。以街道黨工委爲軸心,實行“綜治+公安+司法”一體化運作,轄區派出所、司法所所長作爲兼職委員列席街道重要會議,深入實施“組織共建、難事共商、資源共享、活動共聯、成效共評”五項措施;同時搭建資源共享和聯繫溝通平臺,發揮教育、衛健、城管、婦聯、消防等行業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情民意掌握等方面的職能職責,共同維護轄區和諧穩定,今年各類平臺案件處置率100%、化解率95%。二是搭起一個機制。以“平安建設”考覈成效爲指引,制定建立了統籌協調、議事協商、首問負責、矛盾風險排查研判預警報告處置等聯動協調機制,整合派出所公調對接、司法所人民調解等資源經常性開展信息化聯動,推動街道各類資源在特殊重點人羣和地區管控、法治政府建設(依法治區)等重點工作上形成合力,形成自主互動、共建共治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事尚和,夯實平安工作基礎,打造宜居宜業宜家環境。

一是用好用活平臺。通過省級網格化工作平臺(“貴政通”)的推廣使用和“多網合一”工作的落地落實,提升了各級各部門和網格在基礎數據採集維護、矛盾糾紛排查調解、重點行業場所巡查、重點人員日常管理、影響社會治安各類問題線索摸排和整治等方面工作質效。在提高數據質量、夯實街道數據共享和聯動基礎的同時,網格員也能集中力量更好地爲羣衆提供政策宣傳、法律諮詢等各類服務。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堅持人防物防技防並重,通過成立義務志願者巡邏隊、聘請保安、劃分59個聯防聯治單元並推選聯鋪長、安裝防盜門1100扇、配備門禁系統1096套,發揮“雪亮工程”和“平安黔哨”優勢,在調度指揮中心對轄區治安狀況、環境衛生、突發性事件等進行全天候監控,提升街道風險感知、指揮調度、排查隱患、應急處置等能力。

心尚和,激發多元共治活力,形成同心同力同行氛圍。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開展走街串巷、進家入戶、擺攤設點、有獎知識競答等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引導居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觀念,增強自我保護和鄰里互助意識,減少各類犯罪案件發生的可能性。通過打造街道爲全省第一批新時代“楓橋式綜治中心”和貴陽市新時代“楓橋式綜治中心”,完成五個社區的省、市級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向大家講好社會治理“尚和故事”。二是發動羣衆力量。龔家寨街道多轄老舊小區,但正是這些“舊小區老居民”的參與,形成了街道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一道獨特風景線。這些年來,轄區涌現了一批如毛羽義、王開宏、代學開等“熱心腸”,組建了一支由退休老黨員、聯戶長、聯鋪長等熱心居民羣衆組成的90人義務巡邏隊,他們發揮作爲老居民“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在矛盾糾紛調處化解、開展羣防羣治、收集社情民意等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街道還通過“品質白雲”“貴陽白雲政法”等平臺渠道對這些身邊榜樣進行宣傳,給予參與轄區社會治理的居民各類精神、物資獎勵,吸引、鼓勵更多的居民參與到轄區社會治理的“大集體”中。三是拓展溝通渠道。除“12345”平臺外,各網格還每月組織網格警、聯戶長及居民召開警民議事會和廣場見面會,通報轄區警情、解讀法規政策,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同時充分發揮聯戶連心羣、LED屏等新媒體渠道作用,及時向居民傳達政策法規、就業信息、社區活動等信息,不斷完善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