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疾控發佈4月健康風險提醒:手足口、麻疹高發期,這些症狀別大意
4月2日,重慶疾控發佈4月健康風險提醒。四月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時節,又恰逢清明假期,人員流動及親友聚會增多,易引發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重慶疾控提醒市民:注意防範手足口病、麻疹、百日咳、甲肝及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5歲及以下兒童常見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臨牀表現多以發熱,口腔黏膜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爲主。患兒通常病情較輕,呈自限性,少數重症患兒的病情會快速惡化,出現神經系統併發症和多器官衰竭,嚴重者可導致死亡。4~6月爲手足口病春夏季發病高峰,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升高。
防護措施:
1、保持手衛生。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兒童在觸摸公共物品後、外出遊玩後、進食前、如廁後應及時清潔雙手。
2、加強清潔消毒,環境通風。頻繁接觸部位、日常用品和兒童玩具定期清潔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經常在太陽下晾曬消毒。密閉居室要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3、避免接觸患兒。儘量不要與患兒擁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4、接種疫苗。接種EV-A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它相關疾病,減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發生。鼓勵兒童在12月齡前完成全程接種。5歲以上兒童不推薦接種。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爲多見。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人羣普遍易感。潛伏期通常爲10~14天,典型臨牀表現爲高熱(體溫≥38℃),發熱2~4天后出現自耳後、面部開始,自上而下向全身擴展並可累及黏膜的紅色斑丘疹,伴有流涕、噴嚏、咳嗽、流淚、畏光、結膜炎等症狀。少部分可出現肺炎、喉炎、中耳炎等併發症,嚴重者可致死。孕婦、營養不良的兒童、嚴重免疫缺陷者罹患麻疹後發展爲重症的風險較高。2025年以來,我國部分省份麻疹報告病例數遠超近年來同期水平,部分場所出現聚集性疫情,對羣衆健康帶來一定威脅。
防控措施:
1、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適齡兒童需按國家免疫規劃在8月齡和18月齡各接種1劑麻腮風疫苗,未全程接種者應儘早補種。
2、減少前往醫院、商場等人羣密集場所,未接種疫苗的嬰幼兒需加強防護,如佩戴口罩。
3、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避免用手接觸口鼻;居家常通風,保持環境清潔。
4、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及時佩戴口罩就醫。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經密切接觸傳播,傳染性極強。該病病程較長,典型症狀可表現爲持續2~3個月的咳嗽。人羣普遍易感,其中無免疫史的嬰幼兒發病風險更高。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種均不能誘導終身免疫,故可再次感染,嬰幼兒感染後危害較大。患兒年齡越小,出現併發症和重症的風險越高,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防控措施:
1、接種百白破疫苗可以降低嬰幼兒發生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適齡兒童應儘早、全程接種百白破疫苗,未全程接種的適齡兒童應儘早補種。
2、家長出現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近距離接觸照護嬰幼兒時應科學佩戴口罩,降低嬰幼兒的感染風險。
3、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常通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掩住口鼻,注意合理的作息和適當的體育鍛煉。
甲肝
甲肝是一種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細胞損傷爲主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主要臨牀表現爲自覺不適、發熱、乏力和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或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症狀。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如攝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日常生活接觸也可以傳播。其潛伏期一般爲15~50天,人羣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長期免疫力。近期,我國部分地區甲肝疫情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防護措施:
1、注意飲食衛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食物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一般情況下,100℃加熱5分鐘就可以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生吃瓜果要洗淨,不生吃和半生吃毛蚶、蛤蜊等貝類食品。
2、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後、準備和加工食物前均應嚴格洗手。不要徒手直接接觸即食食品。
3、接種疫苗。目前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甲肝,甲肝疫苗包括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大類。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攝取食物而進入人體內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類疾病。隨着四月氣溫升高,細菌繁殖速度增快,食物易腐爛變質,易引起細菌性食源性疾病;且春季雨水增多,植物生長茂盛,易誤食毒蘑菇、有毒植物引起食源性疾病。
防護措施:
1、食品經充分燒熟煮透後再食用,重視食品加工、貯存過程中生熟分開,避免生熟食混用砧板菜刀,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每餐按需備餐,儘量不剩飯菜,剩飯菜冰箱保存要注意加蓋儲存,避免生熟食品直接或間接接觸,食用前要充分加熱。
2、在有衛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場購買食材,確保食材的新鮮、清潔、安全、無害;在外就餐選擇證照齊全、環境整潔的餐廳;不購買無資質的食品。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吃野味,不吃野生蘑菇,不吃有毒植物,不吃生食,不吃感官異常的食品,飯前便後、加工食品前等要洗手。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