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藍線高架段 可望明年動工
臺中捷運藍線機電工程6月26日開工,市府同步推進土建工程,捷工局長蘇瑞文表示,土建工程分3標,可望2026年陸續動工,其中高架段進度較快,將率先動工,力拚2034年通車。
捷運藍線是臺中歷年最大規模的交通建設啓動,全長24.78公里,串聯臺中港與臺中火車站,規畫20座車站(8座高架、12座地下),與綠線構成十字軸,被視爲捷運路網的核心路線,對臺中邁進「捷運城市」具關鍵意義。
捷工局長蘇瑞文指出,藍線總經費約1615億元,工程分高架與地下3標推動。高架段細部設計今年5月決標後,設計單位利用4個月提送期中計劃,邀集捷運專家及專案管理廠商聯合審查,加速完成審查,預計年底前完成細部設計期末審查,通過後就可辦理工程發包,可望在2026年動工。
捷運藍線的財政負擔也備受關注,藍線經費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攤,財劃法修正後,臺中市雖可分配更多資源,但地方自籌部分仍高達數百億元,恐加重財政壓力。市府表示會嚴守財政紀律,並透過開源節流維持建設進度。
在工程方面,藍線面臨嚴峻挑戰,海線段須克服大甲斷層與濱海鹽害風險,市區地下段則涉及狹窄道路施工與古蹟保護,將採潛盾機工法減輕交通影響。另臺中特殊卵礫石層,最大礫石直徑達1公尺,也爲施工與結構安全帶來難題。
捷工局表示,將借鏡綠線經驗,優化排水、防潑雨及交通效率設計,力求兼顧施工品質、市民生活與財政穩健,推動藍線如期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