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數智賦能膠萊街道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數字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基層治理數字化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更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關鍵舉措。青島膠萊街道作爲基層治理單元,面臨人口流動管理難、安全風險防控弱等傳統治理難題。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技術爲基、創新爲翼,打造“智治膠萊”綜服平臺,爲膠萊街道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數字動能。

“智治膠萊”綜合服務平臺,以數據整合爲核心,構建起全域感知的安全防護體系。平臺通過“街道概況、智慧治理、平安社區、一屏觀全鎮”四大版塊,整合103個村莊、8424間房屋、7.2萬餘名戶籍人口、近2000名流動人口及600餘名重點人員的基礎信息,實現治理要素“一屏可視”,讓基層治理從“模糊判斷”轉向“精準掌握”。

同時,平臺與村級“數字鄉村平安家園”聯防聯控平臺數據互通,813路視頻監控藉助AI算法自動分析區域入侵、網格巡查等數據,提前感知風險。2024年以來,該平臺已協助轄區派出所破獲案件、解決羣衆求助50餘起,盜竊案件同比下降87.5%;7個防溺水AI攝像頭對重點水域實現全天候防控,成爲基層安全防護的“隱形衛士”。村民們紛紛表示:“現在村裡到處都有‘電子眼’守護,出門放心,在家安心。”

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協同聯動,是“智治膠萊”平臺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優勢。平臺不僅整合街道、村級數據,還與青島市政法委綜治平臺深度對接,形成“村級預警、街道處置、市級統籌”的高效聯動機制。以防溺水監測爲例,相關數據實時上傳市級平臺,一旦發現風險,多級部門同步響應,實現快速處置。

在日常治理中,AI工單系統讓羣衆訴求“有跡可循、及時迴應”。村民通過手機反饋問題,工單自動流轉至網格員,處理進度全程跟蹤,形成“受理—處置—反饋—評價”的閉環管理。這種數字化治理模式,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羣衆訴求處理時長縮短50%以上,95%的問題在村級得到解決。村民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各類事務,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

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在膠州膠萊街道辦事處宋家屯村,依託中國電信數字鄉村綜治平臺“積分銀行”功能,激活村民參與治理的內生動力。村民通過手機隨手拍身邊的不文明現象、反饋人居環境問題,網格員及時處理並給予信用加分,村民可每月憑積分兌換獎品參與互動。這一模式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爲“參與者”,形成垃圾分類主動參與、公共設施維護積極諫言的良好氛圍,曾經“幹部幹、羣衆看”的治理困境,如今變成“大家議、一起辦”的共治場景,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就地解”。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控”,從“單打獨鬥”到“協同共治”,中國電信青島分公司始終秉承“人民郵電爲人民”的初心,以數智化轉型爲膠萊街道鋪就了基層治理現代化之路,爲齊魯大地鄉村振興再添“數字樣板”。(程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