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經濟”繪就鄉村振興斑斕畫卷
近日,2025年長三角鐵路春遊運輸方案發布,從3月14日開始到4月14日期間,將增開旅客列車29對,重點加強核心城市與熱門景區運力保障,滿足旅客踏青出遊的需求。
春回大地,萬物競發,“春日經濟”正以蓬勃之勢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各地搶抓農時發展特色農業,融合文旅資源打造春遊熱點,繪就了一幅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
春日資源煥新機,激活鄉村發展潛能。春天不僅是播種希望的季節,更是盤活鄉村資源的關鍵窗口。發展“春日經濟”,核心在於夯實產業根基,雲南羅平百萬畝油菜花通過鐵路專列引流,帶動菜籽油銷售、農家樂發展;廣東依託高鐵網絡2小時直達梅州櫻花、汕頭丹櫻花海,“顏值”創造“產值”,鮮花+高鐵讓這個鄉村花海人氣爆棚,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產業的發展。春日時光雖短,但各地以創新思維挖掘季節潛力,將自然風光、民俗文化轉化爲發展優勢,既滿足了城市居民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又爲鄉村導入人才、資金、創意等稀缺資源,讓“賞花經濟”邁向“四季常青”。
農資保障穩根基,築牢糧食安全防線。春季是播種勞作的黃金時段,倉廩殷實更是國家之福、人民之願。新晃縣調撥種子85噸、農藥2噸、化肥5000噸、農膜4噸,爲春耕備耕打下堅實基礎;太原鐵路物流中心今年化肥運輸量達45萬噸,同比增長7%。農技服務、物資儲備與質量監管等政策形成合力,爲全年糧食生產樹立奮鬥座標。從田間到鐵路,從政策到實踐,一系列舉措彰顯了國家對糧食安全的戰略定力,也爲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保障。
從“看天吃飯”到“點春成金”,從“單一農耕”到“多元業態”,躬耕隴畝,可以創造價值;“綠水青山”,同樣也是“金山銀山”。讓我們不負春光,在振興鄉村的道路上,追逐無限的希望。(王全良、簡豔)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