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意見發佈 金融支撐新型工業化這麼幹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今天,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發布。聚焦新型工業化重大戰略任務需要,這份意見提出了一項目標:到2027年,支持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金融體系基本成熟,製造業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得到充分滿足,製造業企業發行債券的戶數和規模持續增長,股權融資水平顯著提升。

圍繞上述目標,意見推出了18條針對性支持舉措,如優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關鍵技術和產品攻關;優化傳統制造業金融服務,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轉移金融服務靈活性,助力優化產業區域佈局等,爲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撐。

具體來看,更多的“長錢”將用在關鍵技術攻關上。意見提到,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引導銀行爲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等製造業重點產業鏈技術和產品攻關提供中長期融資;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適用上市融資、併購重組、債券發行“綠色通道”。根據意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等“三首”產品的推廣應用,將獲得更多金融支持。

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意見強調資本要“有耐心”。意見提出,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開展“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和“千帆百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優化硬科技屬性評價體系,推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推動爲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定製信貸融資、信息資源、財務顧問等一攬子金融服務;鼓勵創業孵化機構探索直投、基金、物業租金作價入股、服務換股等模式,投資在孵企業。

對於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意見提到,要加大對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及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融資支持力度,推進製造業融資租賃債權資產證券化。對於新興未來產業的發展,意見指出,全面推行“創新積分制”,規範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業務,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

此外,圍繞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中小企業融資、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等,意見均提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意見同時強調,要建立健全風險協同防控機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強化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的風險評估,及時向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共享高風險項目和企業信息。金融機構落實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強化信貸風險管理和資金用途監控,防範套取和挪用風險,助力防止“內卷式”競爭。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