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入場,A股迎重磅支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易妍君 廣州報道4月8日,A股呈現回暖跡象。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創業板指分別上漲了1.58%、1.83%。行業板塊方面,農業、消費板塊率先反彈。
前一天,在市場深度調整之際,“國家隊”大舉買入ETF,爲市場注入了“強心劑”。
此後,市場各方仍在不斷釋放穩市場強信號。中央匯金公司、中國誠通、中國國新等紛紛表示將繼續增持ETF、上市公司股票。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表態,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拓寬了險資權益投資空間。
與此同時,近兩日,A股上市公司密集公告增持或回購計劃。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粗略統計,4月7日以來,至少有56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增持計劃(包括增持進展)公告,近14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回購股份相關公告。
其中,多家行業龍頭企業計劃增持總金額超過10億元。並且,部分央企在正式公告後,“火速”實施了增持。
“從反應速度和力度看,各方都已有充分準備,形成市場的託底力量。”長城基金有關人士表示。
民生加銀權益研究部總監王亮向記者指出,在“國家隊”增持的背景下,大金融板塊、現金流較穩定的高股息板塊、政策支持的科技板塊有望受益。
誰在助力反彈?
“國家隊”果斷出手穩市場,ETF依舊是中央匯金公司、中國誠通等機構投資者增持的主要對象。
4月7日收盤前,中央匯金公司公告稱,已再次增持ETF。4月7日晚間,中國誠通公告,通過旗下企業增持了ETF和中央企業股票;中國國新亦表示,旗下公司增持了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
在此背景下,雖然4月7日A股大幅回調,但股票ETF“吸金”規模超過660億元。
據Wind統計,市場上規模較大的4只滬深300ETF,在4月7日合計獲得401.28億元淨流入,佔比約爲六成。
此外,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1000ETF、華安創業板50ETF、華夏中證1000ETF的淨流入額居前,均超過10億元。
4月8日,核心寬基ETF繼續放量成交。據Wind統計,截至4月8日收盤,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成交額達到216.69億元,爲當日成交規模最大的股票ETF。
緊隨其後的依次是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南方中證10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其成交額分別爲160.18億元、143.64億元、137.30億元、133.26億元、112.04億元。
“國家隊”增持ETF之際,市場信心有所恢復,一些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較小的行業板塊率先反彈。
從概念板塊看,4月8日,Wind生物育種、反關稅、雞產業、乳業等指數領漲,漲幅在10%左右;行業板塊方面,Wind農業、零售、食品指數分別上漲了8.47%、6.52%、6.19%,爲表現最好的三個行業指數。
對於消費板塊的上漲,王亮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當前外貿環境下,中國需通過擴大內需對衝出口下滑風險。多個重要會議將“提振消費”列爲首要任務,市場預期後續將出臺更多刺激政策。
“消費板塊此前漲幅靠後,估值處於歷史低位,隨着自由現金流改善預期增強,因此成爲資金投資關注點。目前,中國採取了暫停6家美國企業的高粱、禽肉等產品輸華資質,國內糧食漲價預期升溫疊加內循環和安全的重要性提升,推動種業、農機等農業板塊上漲。”王亮進一步談道。
A股迎增持、回購潮
爲了維護市場穩定,上市公司同樣投入了真金白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粗略統計,自4月7日以來,至少有56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增持計劃(包括增持進展)公告,近14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回購股份相關公告。
其中,多家行業龍頭企業計劃增持總金額超過10億元。同時,部分央企在正式公告後,“火速”實施了增持。
例如,4月8日,中國石化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中國石化集團” )擬自2025年4月8日起的12個月內,通過自身及其全資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系統增持公司A股及H股股份, 擬增持金額累計不少於人民幣20億元(含本數),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含本數)。
截至4月8日收市,中國石化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了中國石化1784.35萬股A股股份,約佔後者已發行總股份的 0.01%。
另外,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骨幹企業也在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
同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已完成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過20億元。並將繼續踐行“大國重器”使命責任,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加快實施增持回購,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及提升上市公司價值。
此外,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透露,正以更大力度開展股份增持、推動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等市值管理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4月8日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爲,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半年來,央企正在積極利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工具。
據中信建投策略團隊統計,自去年10月20日首批迴購增持專項貸款發放至今,已有422起企業披露獲批專項貸款的公告、貸款金額上限合計超過912.31億元;再貸款工具運用額度超過30%。其中,央企獲得回購增持專項貸款的,累計39起,累計獲批貸款金額上限165.32億元。
“國家隊”力挺的示範效應
目前來看,中央匯金公司的增持動作形成了一定的示範效應。
4月8日,中國國新透露,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爲800億元。
中國誠通表示,繼4月7日增持股票資產後,4月8日,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暘投資繼續大額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中央企業上市公司股票,促進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同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透露,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
而4月8日開盤前,中央匯金公司也再次表達了維護市場穩定的決心。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央匯金公司一直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着類“平準基金”作用。下一步,中央匯金公司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主要指數中權重較大的大金融板塊是國家隊對衝市場波動的重點配置方向。”王亮分析,中央匯金通過增持滬深300ETF等基金間接佈局金融股,尤其是國有大行和頭部券商,符合國家隊“託底指數”需求。同時,現金流較穩定的高股息板塊有望受益於保險資金入市比例提升和國家隊增持。
從市場風格層面看,財信證券策略團隊分析,過去中央匯金公司並未特別強調“增持標的類型”,但實際來看,通常滬深300ETF、上證50ETF等大盤品種將是其增持的優先選擇,短期內對市場風險有明顯的引導作用。但本次中央匯金公司強調“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預計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中證2000ETF都將成爲其增持的備選項,後續市場反彈修復風格將更爲均衡。
整體而言,機構對A股後市表現持較爲樂觀的態度。
上述長城基金有關人士指出,雖然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仍存,但在各項利好帶動下,由資金面驅動的大盤價值或相對穩健,高質量+高盈利分紅資產或佔優。短期看,關稅風險下的大跌或提供低位佈局時機,但需注意,節奏比方向重要,方向比基本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