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接踵流入,三路拱衛A股信心的力量在行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2025年4月7日,全球股市迎來“黑色星期一”。受新一輪關稅政策衝擊,日韓股市開盤重挫,A股市場同樣遭遇劇烈震盪,創業板指單日暴跌超9%,市場恐慌情緒蔓延,“A股大跌”迅速登上熱搜。
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震盪,中國資本市場正展現出強大的政策韌性與市場自愈力。
4月7日,中央匯金公司高調宣佈增持ETF,並承諾“繼續加大配置力度”;次日,央行明確表態將提供充足流動性支持,“國家隊”中國國新也同步啓動800億元央企股票增持計劃。
與此同時,中國核電、招商蛇口等數十家上市公司連夜拋出回購方案,以真金白銀傳遞對企業價值的堅定看好。機構研報同樣釋放積極信號,高盛、匯豐等外資機構集體上調A股評級,認爲“中國資產中期機會大於風險”。
政策、產業與資本的協同發力,能否讓A股在風暴中率先企穩,市場正密切關注這場“信心保衛戰”的後續走向。
政策護航:央行與“國家隊”聯手穩預期
在A股市場經歷波動之際,國家層面正通過多維度政策組合拳爲市場注入強心劑。中央匯金公司作爲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再次挺身而出發揮穩定器作用。
4月7日,中央匯金公司發佈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一方面,增持ETF能夠增加市場的資金供給,提高市場的流動性,有助於穩定市場價格。另一方面,中央匯金公司的增持行爲向市場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即國家對資本市場的發展充滿信心,這將引導更多的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增強市場的穩定性。
中央匯金公司相關負責人還強調,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隨着資本市場投資融資綜合改革深入推進,A股上市企業質量穩步提升,代表新質生產力和科技創新的上市企業佔比持續提升,A股核心資產的吸引力持續提升,總體估值處於相對歷史低位。中央匯金將加大配置力度,充分發揮耐心資本、長期資本作用。同時,中央匯金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
政策協同效應正在加速形成。4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就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穩定資本市場答記者問時表示,央行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並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作爲金融市場的核心機構,央行擁有強大的貨幣政策工具和宏觀調控能力。其明確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增持ETF,不僅爲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更傳遞出政府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堅定決心。
政策合力也在持續擴大。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也宣佈,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爲800億元。
中國國新的增持行爲也向市場傳遞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即國家將繼續加大對資本市場的支持力度,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從國家隊的操作和決心來看,預計我國資本市場有望在短期情緒宣泄後企穩反彈,且一些優質股票本身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整體來看,A股和港股的估值只有美股的1/3左右,當前市場估值處於有利位置。
產業資本行動:上市公司掀回購潮
在國家隊積極行動的同時,產業資本也掀起了一波聲勢浩大的回購浪潮。在市場調整之際,衆多優質上市公司紛紛以真金白銀表達對企業價值的堅定信心。
4月7日晚間,中國核電、招商輪船、酒鋼宏興等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增持、回購進展或計劃。
例如,中國核電公告,董事長盧鐵忠提議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份,回購資金總額爲3億元至5億元。
招商輪船公告稱,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計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數量爲5560.2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68%,支付的資金總額爲人民幣3.62億元(不含交易費用),佔擬回購金額上限的81.68%。
酒鋼宏興亦表示,公司董事長秦俊山提議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已發行的部分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份,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爲人民幣1億元-2億元,回購期限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
這股回購熱潮在次日持續升溫。4月8日早間,國電南瑞、招商蛇口、藍思科技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也同步行動,密集宣佈回購計劃。
國電南瑞公告,公司董事長山社武提議以5億元至10億元資金回購部分股份,回購股份將用於未來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招商局集團旗下7家上市公司,招商蛇口、招商積餘、招商港口等也集體發佈公告,基於對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將加快實施回購公司股份,以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藍思科技也公告稱,擬回購5億-10億元公司股份。同時,公司在迴應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通過戰略上拓寬全球業務版圖,有效抵禦地緣風險。
上市公司回購潮的涌現,釋放出諸多積極信號。從公司層面來看,回購股份通常意味着公司認爲自身股價被低估,通過回購可以提升每股收益和股東權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同時,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計劃,有助於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爲公司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從市場層面而言,大規模的回購行動能夠增加市場流動性,穩定股價,緩解市場恐慌情緒。在市場動盪時期,上市公司的積極行動爲市場注入了正能量,有助於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機構共識:中國股市具韌性
在市場波動中,國內外專業機構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韌性形成了高度共識。
匯豐最新發布的“新興市場投資意向調查”顯示,中國新一輪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提振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整體信心,疊加中國科技板塊投資吸引力提升等積極因素,受訪的全球機構投資者尤其看好中國市場前景。在被問及“預期未來12個月增長速度最快的新興市場”時,有四分之一的受訪機構投資者選擇了中國,該比例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位居首位。
該調查還顯示,將近一半(45%)的受訪機構投資者認爲,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對於新興市場前景是最大的利好因素,這一比例顯著高於去年12月發佈的上一輪調查中的29%。超過三分之一(34%)的受訪機構投資者認爲中國股票市場的前景更爲樂觀,高於其他新興市場,且該比例相較於上次調查上升了15個百分點。基於這一看法,中國股票市場被受訪者列爲近期在新興市場中的投資者首選。
此外,摩根士丹利、花旗、瑞銀等多家外資機構也上調了中國股票評級,下調美股評級。高盛研究部認爲,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可能加大政策寬鬆力度,以緩解外部衝擊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促進中國從外部需求向國內消費轉換。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在研報中表示,相較於七年前,中國現在可能處於更有利的位置,準備更好地應對外部需求的不利因素。雖因風險事件和獲利回吐壓力牛市可能放緩,但MSCI中國指數、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仍有一定上行空間。
中金公司認爲,儘管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經濟帶來一定挑戰,但相比過去幾年,中國股票市場具備較多有利條件,包括地緣敘事和科技敘事的變化、中國資產本身的估值優勢以及宏觀政策發力的空間。中金公司還指出,中國資產短期相比全球股市更具韌性,中期機會大於風險,若政策應對得當,市場風險溢價有望繼續好轉。
不難看出,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正形成“政策支持+產業資本+機構共識”的三重支撐。隨着經濟轉型升級持續推進,以及改革開放政策紅利持續釋放,A股市場有望在波動中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和活力。對於投資者而言,在充分認識風險的同時,更應關注市場調整帶來的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