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區分「示警」或「模仿」納粹 有那麼困難?

網紅「八炯」(中)遭戰友爆料私下納粹言論,引起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共挺罷網紅閩南狼前天爆料,另一名反共挺罷網紅八炯研究納粹控制羣衆的方法,不少網友到德國在臺協會臉書留言洗版;直到昨天下午,該協會才以不點名的方式譴責;對照五月時該協會批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以希特勒類比賴清德的「主動積極」,這個譴責文更引來大多是批判的逾五千則留言,堪稱「提油救火」的標準操作。

何以致之?對比德國在臺協會這兩則貼文,最大的問題自是衆多網友質疑的「雙標」;但對於臺灣人民來說,更深層的問題只怕是,難道區分「示警」或「模仿」納粹竟有那麼困難?也不禁讓人質疑,是否有人刻意藉由外籍人士操作納粹詮釋權,以遂行特定政治目的?

回顧在大罷免過程中與納粹的諸多爭議,首先起於四月時國民黨籍的罷團領銜人宋建樑配戴納粹臂章應訊,當時德國在臺協會立即發出聲明,以「無恥」等重話譴責宋的行爲,並稱:「非常震驚再次看到關於民衆使用納粹符號以及納粹制服的新聞,且此次的行爲帶有政治目的。」

宋建樑的個人言行極其不當,德國在臺協會的聲明也適時且得宜。當然,民進黨及罷團「撿到槍」、挾其聲明猛批國民黨自是必然操作,但也並未引發太多質疑。

然而,幾天後網紅八炯於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舉辦「拒絕統戰,守護臺灣」活動,當天就有網友在PTT質疑「總覺得這圖上的標誌好像在哪見過」,並貼上納粹黨黨徽帝國鷹圖示作對比,卻未見德國在臺協會或民進黨對此「類納粹」集體行爲有所迴應。

豈料朱立倫於五月七日下午國民黨中常會後,再次指涉總統賴清德的作爲是希特勒,反而引發德國在臺協會爆雷式反應,在當晚即直接點名朱立倫,並指稱「今日的臺灣絕不能與納粹暴政相比,臺灣機構也不能被比喻爲納粹政權的恐怖統治工具」;隨後幾個西方國家駐臺單位也以轉貼文表示支持。賴政府、罷團更如同撿到「洋機關槍」、大作文章。

質言之,類似宋建樑及八炯的作爲,不僅只是個人言論,更已涉及實際行動,絕對匹配得上德國在臺協會的「無恥」兩字;但朱立倫把「打掉雜質」的賴政府比擬爲納粹,怎麼看都是向全民乃至全球「提醒勿再犯大錯」的「示警」,竟然也讓德國在臺協會跳腳,就不免讓人質疑其在臺灣大罷免中的立場與站隊意圖。

尤其,八炯不僅有着研究納粹如何操控羣衆反共、設立納粹衝鋒隊發起革命等言論,四一九集會更已事涉「類學習納粹革命」羣體洗腦行動的實踐,德國在臺協會卻是於網友千呼萬喚後才簡短聲明稱,該會譴責所有關於納粹手勢與符號的使用與標示、包含任何崇拜、讚美或淡化納粹主義的說法或行爲。也難怪網友留言質疑「講得這麼含糊,是怕得罪誰?」「譴責誰可以說清楚嗎?未具名的方式是譴責臺灣全體國民?」

示警納粹、模仿學習納粹,乃至「類納粹」洗腦羣體,這是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與作爲,鑑別也沒有那麼困難。如今,反倒是被民進黨的「譴責任何消費、運用納粹符號的行爲」,以及德國在臺協會異曲同工的「崇拜、讚美或淡化納粹主義」給模糊了邊界,竟連批判當權者是納粹,都成了「消費、淡化」納粹;對次真正的類納粹實際作爲,反倒視而不見。

這究竟只是單純的「裡應外合」,還是緊握納粹詮釋權的刻意使壞?不僅是臺灣人民,相信世界公民心中自有一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