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以MAGA詮釋臺灣模式 龔明鑫是那國官員?

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受訪被問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關稅談判提出的「臺灣模式」,他表示科學園區發展模式,全世界都有興趣,「就好比矽谷很成功,大家想複製,但也沒聽說矽谷因此被掏空,反而更強大。」記者劉懿萱/攝影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天說明關稅談判進度提出「臺灣模式」,表示臺美要共同打造產業聚落,引發外界解讀;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接續表示,科學園區發展模式是臺灣產業羣聚典範,全世界都有興趣,他並以美國矽谷爲例,各國想複製,矽谷也沒被掏空。不知龔是否正確詮釋「臺灣模式」,但矽谷和竹科不同,也沒有人複製矽谷敢要求五五分。龔到底是那一國官員,恐怕自己也搞混了。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8月7日生效,臺灣暫時稅率爲20%+N,9月底完成第5輪實體磋商,在美方提出晶片製造五五分之後,引發國人高度關注。鄭麗君急急赴美再談,前天返國先爲五五分劃紅線,昨天再提以「臺灣模式」擴大投資美國的想法。

所謂的「臺灣模式」引發不少揣測,鄭麗君雖提出企業自主規劃、政府整合佈局;建立信保機制,鼓勵投資;透過G to G合作,借鏡臺灣科學園區經驗,協助美國形成聚落等面向,並強調這不能簡化爲類科學園區,但很多人都說看不懂,更有網友認爲,說白一點,就是要把臺積電產業鏈搬到美國,這已不只是掏空,而是整碗端走。

龔明鑫身爲經濟部長有責任爲政策辯護,本以爲他有什麼高明之見,未料他竟以美國矽谷來對比竹科,明知鄭麗君強調臺灣模式不能簡化成類科學園區,龔仍以臺灣科學園區發展模式大作文章,指臺灣很樂於把成功經驗分享友邦,「就好像矽谷很成功,大家想複製、連結矽谷,但也沒有聽說矽谷因此被掏空,反而更強大」。

龔明鑫是技術官僚出身,民進黨上臺後一路竄紅,2020年蔡英文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龔也參與規畫並催生「亞洲.矽谷計劃」,不獨對矽谷情有獨鍾,今年五月赴美參加投資高峰會竟忘情喊出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惹來不小議論。

沒想到,龔明鑫當了經濟部長還是心心念念不忘要讓美國偉大。臺美貿易衝突升高,美方對我予取予求之際,龔竟以頌揚矽谷讓美國強大來爲臺灣半導體產業鏈移美鋪路,龔明鑫的高論還真會讓人搞不清楚他到底是那一國的官員?

很明顯的是,龔明鑫論點的最大謬誤是矽谷和竹科畢竟不同,矽谷的產業軟硬整合與文化凝聚都展現強大優勢,而竹科是擁有完整上下游產業鏈,但在技術、人文、智慧城市等方面都還有借鏡矽谷之處。說到底,美方有興趣的只有臺積電產業鏈,龔明鑫給得起嗎?矽谷沒被掏空不等於臺灣半導體業不會被掏空,臺積電產業鍵一旦移到美國,臺灣會更強大嗎?

行政院長卓榮泰天表示,日韓和美國談判結論出來之後都有一點點不同意志表達,所以談得快、不如談得好,至於「臺美晶片產能五五分」,鄭麗君已數度重申不會答應。但是在龔明鑫詮釋臺灣模式之後,國人更想知道是,如果不是五五分,那是多少分?

民衆黨立委張啓楷問得好,我方論談判提出「臺灣模式」,究竟要投資美國多少錢?後面牽扯的就是臺積電產業鏈要移多少過去,這已遠遠過龔明鑫所言的「分享成功經驗」。

與其一再頌揚讓美國再次偉大,此刻,龔明鑫不如認真思考如何有效減少受關稅衝擊而放無薪假的產業及勞工。

9月1日龔明鑫上任部長時有245家企業、4863人放無薪假,9月16日增至333家、7334人,本月1日更增至398家、8505人,一個月幾乎翻倍,無薪假人數都快可組成一個師了,龔明鑫卻空談「以緩濟急」、「任何狀況臺灣都有路可走」,正如鄭麗君用「共同打造產業聚落」偷換「臺積電產業鏈移美」的概念,只能說龔還真是塊作官的料,要做事還真拿不出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