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兩岸徵文交流 有那麼嚴重嗎
旺報社評
陸委會認定章法學會與大陸合辦的「2025年共讀一本好書徵文大賽」,涉及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已移請教育部查處,教育部也表示將依規定查處。至於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轉發該徵文訊,也遭人檢舉,她指控這是刻意入人於罪的「文字獄」,陸委會副主委樑文傑澄清,並未查處區桂芝個人,而是提醒「不要協助對岸進行統戰而不自知。」對此,章法學會表示,「共讀一本好書」徵文活動,乃兩岸本於善意、正常往來的文化交流活動,不必做過多解讀。
指控統戰 政治算計
根據《兩岸條例》第33條之一,臺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非經各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與大陸地區黨政軍進行涉及政治性的合作。前述兩岸共讀一本好書的大陸主辦單位,主要是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中國民主促進會福建省委員會。海峽出版發行集團早年隸屬福建省革命委員會政治部出版事業組,2009年後政、企分治;中國民主促進會則是對岸8個在野黨之一。就事論事,這樣的機構是否符合《兩岸條例》所稱「涉及對臺政治工作、影響國家安全或利益之機關(構)、團體」,有討論的空間。
更何況,就民進黨的觀點,在大陸的政治體制下,還有什麼機構不是所謂的黨政組織?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曾爆料,外交部某駐外館處樓下就是華爲當地國的總部,存在國安風險;在民進黨抗中的政治正確下,兩岸之間什麼樣的互動不會涉及「對臺統戰」的政治活動?綠媒不久前報導,小米氣炸鍋會「偷錄音」,把海量的臺灣使用者個資「全部傳了回中國」。
這些擔心與其說是杞人憂天,不如說是政治算計。用政治的眼光看兩岸關係,每一個人都不懷好意;用統戰的角度解讀兩岸交流,每一事都暗藏危機。以這次的徵文來說,「海洋文化」這個主題,本是民進黨的最愛,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時期,曾提出所謂「海洋立國」的願景,強化海洋治理;前總統蔡英文任內製定「臺灣海洋日」,公佈《海洋政策白皮書》;總統賴清德則表示,「海洋是臺灣通往世界的道路」,政府正在推動「海洋3法」云云,可見民進黨對海洋的重視。
有親綠作家批評,共讀一本好書徵文活動,主辦單位指定的讀本共12本,其中,出自臺灣作者的只有2本,數量太少,且大陸作者的書中出現三國時期將軍衛溫帶萬軍渡海臺灣的敘述,這就是大陸的統戰手法。兩岸歷史上的接觸是史實,又不是大陸作者捏造,指控爲對岸的統戰,未免太狹隘了。
學子交流 美事一樁
12本中有2本是古典文學,這是中文使用的共同資產,不能說是大陸作品;而臺灣的章法學會雖名列這次徵文比賽的主辦單位,但比賽辦法、獎金和獎品都是由大陸提供,大陸出版品多些,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下次徵文,臺灣願意多提供資源,或許就可以指定多些來自臺灣的讀物了。
此外,有人指出,這次徵文比賽獎金豐富,且能獲得福建研學資格,明顯是用「優渥的條件誘拉臺灣師生參加」。但徵文活動一等獎的獎金新臺幣6000元,優秀獎獎金新臺幣1000元,而且有名額限制。老實說,要先讀完一本書再書寫心得,最終從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這樣的獎金雖然還算不錯,但也稱不上有多優渥吧!
至於赴福建研學的機會,難道反中、貶中不遺餘力的民進黨,會認爲這種活動對臺灣學子深具吸引力?別開玩笑了。事實上這個徵文活動本來的截止日期是4月30日,而後延長報名交稿時間至5月15日,推測參與的人可能還不夠多,所以纔會延期,經此消息批露,如今知名度應該提高不少吧。
至於區桂芝轉發徵文訊息,不過是一位國文老師鼓勵學生增加閱讀、參與比賽的正常舉措,毋需大驚小怪;好在陸委會已表示,查處不會針對區桂芝個人。雖有好事者檢舉,還不至於造成文字獄。畢竟中華文化5千年的力量,不是民進黨執政所能顛覆,兩岸交流的動能也不是政治執拗所能禁絕,有心推動兩岸交流者,在法律範圍內做該做的事就好。
透過徵文比賽,兩岸學子分享海洋對生活的影響、描繪對海洋文化的嚮往,本是一樁美事,政府應平常心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