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有漏洞?美國會報告曝光 陸企仍大買先進晶片製造設備

美國會調查報告說,中國去年合法購得近400億美元的半導體先進製造設備。路透

美國國會兩黨調查報告指出,美國與盟友限制中國大陸生產尖端晶片,但相關措施有漏洞,讓中國去年得以合法購得近400億美元的先進製造設備,金額較2022年禁令上路時,激增近七成。

路透社報導,據路透看到的衆議院美國中共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報告,陸企去年向前五大半導體制造設備供應商,合法買進了380億美元的設備。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限制,許多在2022年公佈,和當時相比,去年購買額大增66%。而且五家半導體制造設備商的總營收中,包含應用材料、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科磊(KLA)、艾司摩爾(ASML)、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陸企購買額比重逼近39%。

報告指出,美國、日本、荷蘭發佈的規定限制不一,使得非美國的製造設備業者,能持續出售產品給部分陸企。該委員會呼籲擴大半導體生產工具的輸陸禁令,而非只針對特定中國晶片商、實施範圍較小的限制令。報告說,這些銷售讓中國在生產許多半導體上,競爭力日益提高,對世界人權和民主價值有重大影響。

東京威力科創的美國部門董事長杜赫(Mark Dougherty)受訪表示,新規定之下,業界今年對陸的銷售額開始下滑,樂見美日政府更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