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專欄》川普與諾貝爾和平獎的距離

美國川普總統自稱終結了世上七場戰爭,理應得獎。(圖/美聯社)

美國川普總統以「和平總統」自許,在競選時慨言能終止以色列與哈瑪斯在迦薩的慘烈衝突,甚至上任後可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俄烏戰爭目前尚無停火跡象,而川普趕在10月10日諾獎委員會公告前,搶先在9月29日於會見來訪的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時公告其迦薩和平「二十點計劃」,又在10月8日向外界公佈以哈雙方已達成「第一階段和平協議」,可印證他在9月聯合國大會的發言,自稱終結了世上七場戰爭,理應得獎,顯見對此殊榮有很高的渴望。無奈該獎今年是頒給委內瑞拉反對運動領袖馬查多(Maria Machado);雖然瑪查多事後與川普通話,說將榮譽獻給「川普與委國人民」以表達感謝,白宮還是替川普打抱不平,批判諾獎委員會是「政治高於和平」。

川普在聯大所謂終結「七場戰爭」,媒體與白宮的訊息歸納大約包括以下各項。一、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美國以制裁和轟炸伊朗核原料設施壓制。二、印巴衝突:5月因印控喀什米爾遭恐攻引起兩軍交戰,川普聲稱介入調停。三、亞美尼亞與亞賽拜然衝突:川普8月初在白宮見證兩國首腦簽署和平協議。四、泰柬邊境衝突:川普與兩國總理通話,威脅雙方若不停火將無法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五、埃及與伊索匹亞緊張:雙方因水資源等衍生的漫長衝突,川普稱他調停防止了戰爭。六、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緊張:川普於第一任期促成兩國簽署一項經濟協議。七、剛果與盧安達衝突:川普調停製止盧國支持剛果叛軍。如果加上以哈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川普可謂終結了「八場戰爭」,應遠比歐巴馬、卡特、金大中、馬丁路德金恩等自由派政治領袖,曼德拉、阿拉法特等第三世界政治人物,以及無國界醫生、國際反地雷組織、歐盟、原子能總署等各類國際組織更有資格獲獎。那麼諾獎委會是否偏「左」,出於政治正確,而吝於獎勵像川普這樣有代表性的右派領導人?

除開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在1973年與越共外長黎德壽共同獲獎,兩人很明顯算是「非自由派」,或許包括華勒沙、劉曉波、德蕾莎修女等,在西方主流價值視野裡,都符合「自由派」的形象。白宮抱怨該獎有政治性,並非全無道理。但外界分析,川普所謂和平八項功績,與前述獲獎者系辛苦努力多年相比,幾乎都是挾實力與強人威勢即時進行「調停」,稍有所成即在白宮或友好國家舉辦盛大儀式。至於過程是否亦有他國貢獻、後續是否平順,多半令人質疑。

例如川普聯合以色列以武力壓服伊朗若能得獎,小布希打垮海珊更應得獎?印巴衝突美國調停是否居主功,巴方近期樂於攀附華府,但莫迪總理另有他說。泰柬衝突調停固有川普熱中的「電話外交」,但東協與中國等鄰邊重要關係國斡旋已久,豈能毫無貢獻?剛、盧兩國和亞美尼亞、亞賽拜然兩國都被邀請到白宮簽署協議,但剛果與叛軍仍在交戰,外界指川普調停時頻稱「剛果大量礦產」,有「川翁之意不在和平」之嫌。至於以哈衝突,在埃及的盛大會議與宣言簽署卻沒有當事雙方出席,以哈又在活着的人質交還完畢後,因遺體問題與哈瑪斯解除武裝問題再導致空襲。至於埃及與伊索匹亞之爭,本未升高至戰爭,調停成就不應過度評價。

其實川普早應知曉和平獎有其自由派風格,真得獎反而對諾獎與他都是「雙輸」?至於「八項和平功績」多有待時間檢驗,不宜憑一紙協議、幾場峰會要人給獎。何況他自己也十分明瞭,「國際協議」有多少價值。也許川普向來只是熱中被歡呼,並不在乎與得獎的真實距離吧!

(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