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今起揭曉 川普超想拿和平獎 專家大潑冷水
專家不看好美國總統川普可以拿下諾貝爾和平獎。(資料照/美聯社)
年度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自今天起陸續公佈,其中和平獎預定10日公佈,一再公開表達想得獎的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稱,若他未獲選將是對美國的侮辱。然而,專家普遍認爲他得獎可能性極低,較多人看好的是致力於解決非洲衝突的草根團體或記者權益倡議組織。
川普爭取諾貝爾和平獎的大動作,使得每年「誰將得獎」的預測遊戲更添話題性。綜合時事通訊社、美聯社等媒體報導,部分希望討好川普的國家領袖奉承稱他是最值得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川普本人也在9月底演說中再次強調,他「已在世界各地解決了許多衝突」。他一方面表現出似乎謙虛的姿態:「我能得和平獎嗎?當然不可能。」但隨即又強硬表示:「如果我拿不到,那將是對我們國家莫大的侮辱。」
然而,挪威奧斯陸的專家們斷然否定川普得獎的可能性。專家表示,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通常重視的是和平的持久性、促進國際友愛以及長期促進這些目標的機構低調的努力。川普過往的紀錄可能成爲扣分,因爲他明顯蔑視多邊機構,並且無視全球氣候變遷問題。
研究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學家斯坦納森(Oeivind Stenersen)指出:「和平獎宗旨之一,是維護透過聯合國等機構推動的國際合作,川普所倡導的『美國優先』主義,破壞了該原則。」
川普的自我吹噓與過去的多次提名,使他成爲賭盤上的熱門名字。不過,挪威國會任命的5人評選委員會在閉門會議中,是否真的討論到他,外界不得而知。
自2018年起,川普多次被美國內部人士及外國政治人物提名。美國衆議員坦妮(Claudia Tenney)去年12月再度提名他,理由是他促成了以色列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在2020年達成《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實現外交關係正常化。
川普多次聲稱自己「應得這個獎」,並宣稱「結束了7場戰爭」。他上週又表示,如果以色列與哈瑪斯接受他的和平方案,結束加薩近兩年的戰爭,那將是「第8場戰爭的終結」。諾貝爾獎觀察人士指出,評審委員會通常偏好「長期、多邊的和平努力」,而非短期的外交突破。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Henry Jackson Society)研究員傑努(Theo Zenou)表示,川普的成果「尚未證明具有持久影響」。他說:「短期內讓戰鬥停火,與真正解決衝突根源,這兩者差距極大。」
今年共有338個人與團體被提名。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所長哈加格(Karim Haggag)指出,應該表彰那些默默致力於結束「世界上被遺忘的戰爭」的行動者,例如:在蘇丹內戰中提供人道援助的組織「緊急應對室」(Emergency Response Room, ERR)」。其他熱門可能得主還包括:記者保護委員會(CPJ)、國際法院(ICJ),以及已逝俄國反對派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的遺孀尤莉雅(Yulia Navalnaya)等。
2025年諾貝爾獎發表時程
10月6日: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7日:物理學獎
10月8日:化學獎
10月9日:文學獎
10月10日:和平獎
10月13日:經濟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