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賴清德與諾貝爾和平獎的距離
中國時報社論
諾貝爾和平獎10月10日揭曉,得主是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而不是輿論熱議的美國總統川普,但她非常「善解人意」,在得獎後致電川普,稱殊榮是他的,自己只是代他領獎,此舉讓川普龍心大悅。反觀,諾獎揭曉前3天,賴清德總統也透過美國媒體專訪,有意壯大川普奪獎聲勢,卻換得白宮冷回「川普值得多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賴清德和馬查多的「捧川話術」,高下立判。
區域和平 不必假手川普
目前美國陳兵加勒比海,與委內瑞拉正瀕臨開戰,美軍宣稱炸了委國運毒船,兩國關係緊張,此時此刻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委國反對黨領袖馬查多,有諷刺川普宣稱擺平8場戰爭之說的味道,難怪川普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有政治力介入」。但是馬查多發揮高度的政治智慧,把和平獎光環給了川普,口惠實至,給足川普面子,也贏得世人的掌聲。
站在臺灣立場,賴清德總統接受美國廣播節目說「如果川普能夠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的話,川普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賴總統既然要捧川普,就不需要刻意加上「永遠」兩個字,這聽在美國人耳裡,會懷疑賴總統是不是真心話。總統府可以查查看,1978年以色列比金、埃及沙達特,以及2000年南韓金大中,這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所促成的區域和平,有沒有達到「永遠」的程度?
川普需要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動武,才能拿和平獎?擺平第9場臺海戰爭,對川普而言,也許根本就沒有發生這場戰爭的必要,對照川普曾驕傲說過的話:「習近平主席答應過我任內不會攻擊臺灣」,眼前賴總統加上「永遠」兩字,是酸川普嗎?況且墊高拿獎的門檻,會讓人誤會是「口是心非」的違心之論,對於賴總統想解開美國政界「疑賴論」沒有任何一點幫助。
再比較賴清德與馬查多的「捧川話術」,以及事後川普與白宮的反應,不難看出爲何臺灣在川普眼中就不過是筆尖而已。臺灣在美國政客餐桌上就只是菜單上的一個選項,要咱們端上臺積電、獻上投資美債的供養金、奉上大筆購買軍火鉅款,民進黨政府從來不會也不能說「NO」!
賴總統在7日的專訪中強調,國防預算在前總統蔡英文任內佔比GDP1.9%提高至2.5%,明年則可以達到3.32%,2030年之前就可以達到5%,比北約標準早5年;9日公佈的《國防報告書》,這是賴總統上任首次也是313定調大陸爲「境外敵對勢力」的國家安全戰略的正式文件;10日國慶演說還首次宣佈將打造「臺灣之盾」防空系統。
短短4天時間,數度刷新國軍建軍構想,「臺灣之盾」與川普宣稱耗資5000億美元(約新臺幣15兆)打造的「金穹」有關聯嗎?爲何《國防報告書》隻字未提?逐年編列爆表的國防預算,難道不會排擠政府財政預算,屆時是要犧牲社福、教育,還是全民健保呢?
守護憲法 主動與陸謀和
在國家戰略、國防預算問號滿天飛之下,賴總統不要忘記,前任總統蔡英文8年花費龐大公帑購買美國軍火,國造潛艦海鯤號海測延宕疑雲未解、計劃主持人黃曙光突然辭去國安會諮委,美國窮臺無止盡,臺灣玩不起軍備競賽,這些國防黑洞之謎未解,「臺灣之盾」會不會又是一個錢坑?
川普不領情,其實不影響賴總統對於臺海安全的渴望。按照賴總統「誰能讓習近平永遠放棄對臺發動武力攻擊就必然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的邏輯,答案就在賴總統手上,不在川普。賴清德競選前宣稱自己當選總統,兩岸發生戰爭的機率最低,還說想請習近平吃飯、喝珍奶;上任後提出兩岸「併購論」,比喻兩岸關係「如果說你要並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賴清德只要兌現政治承諾,臺海安全就能實現,兩岸和平又何必假川普之手,賴總統爭取諾貝爾和平獎,誰曰不可能?
堅定守護《中華民國憲法》,不僅是護國神山,更是兩岸和平的基本保障。賴總統只要真心爲臺灣人民身家性命和安全着想,就應該主動和大陸謀和,而且要謀「永遠」的和平,若賴清德肯轉念,務實兩岸對話交流,讓臺海不再有鴻溝,那賴清德與諾貝爾和平獎的距離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