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案暴增、財損破百億!全民陷「信任危機」?數位信任論壇探討解方
示意圖/ChatGPT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數據顯示,今年7月受理的詐騙案件高達1萬6,423件,財產損失金額更飆破新臺幣85億元。詐騙問題似乎已遠超個人警覺所能防範,從最常見的假投資詐騙,到僞裝成客服的網路購物陷阱,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正日益猖獗,無孔不入。
詐騙案暴增破85億元 揭開社會信任危機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調查,近七個月來(1/1~7/31),與「詐騙」相關的熱門關鍵字包括「輕信、層出不窮、詐欺、防範、誘導、上當」等。網友的留言也充滿憤怒與無奈,有人直言「臺灣真的是詐騙之國」,也有人提出務實建議,如「釣魚網站不太好防,只能說輸入個資一定都要很小心」、「多方求證,一懷疑就打去反詐騙專線」。
這股詐騙風暴不只反映在網友的討論上,更已侵蝕到民衆的日常生活。從王品集團官網的宣導,到兆豐銀行、上海商業銀行、富邦銀行等銀行App在轉帳前後的防詐提醒,都顯示企業已將防詐視爲必要措施。
爲有效防堵詐騙集團利用人頭帳戶進行不法活動,許多銀行也陸續祭出新規定,針對「久未使用帳戶」採取嚴格管制,直接將部分帳戶的轉帳功能歸零。若要恢復使用,帳戶持有人必須親自前往分行辦理。甚至曾有PTT網友分享,在銀行辦理約定帳戶時,銀行行員過於謹慎的態度讓他感到不便。
這些現象都指向一個事實:詐騙已不僅是個人問題,更已成爲阻礙社會運作的「信任危機」。當我們享受數位便利的同時,卻也因爲對資料保護、身份驗證與系統可信度存有疑慮,讓數位經濟的潛力難以全面釋放。
臺灣數位信任協會理事長詹婷怡對此表示,數位信任環境的建立是網路社會與數位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而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正嚴重侵蝕着社會的信任基礎。特別是僞冒詐騙的盛行,讓民衆難以分辨網路上資訊的真僞,從而引發企業品牌的負面效應,最終形成全面性的信任危機。她強調「這已非個人提高警覺就能解決,亟需公私協力及企業自主投入資源,才能逐步改善。」
2025臺灣數位信任論壇登場 共創可信賴的數位環境
爲應對這場挑戰,臺灣數位信任協會將舉辦2025臺灣數位信任論壇,並邀請CAA中華民國電腦稽覈協會、HIT臺灣駭客協會、TiEA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SSA中華民國資訊軟體服務商業同業公會、政治大學科研產業化平臺、Gogolook、一卡通票證股份有限公司、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酷澎股份有限公司、邁達特 X AWS Partner等共同發聲,旨在集結產官學界的力量,從防詐、資安、AI技術應用到數位身分識別等面向,共同爲臺灣擘劃一個可信賴的數位環境。本次論壇也將首度發佈「臺灣數位信任產業地圖」,不僅能讓企業全面掌握產業現況,也將爲政府決策提供關鍵指引,以期打造更安全、更可靠的數位環境。
論壇精彩內容與重量級講者陣容:
▲數位信任產業地圖首次發佈 講者:EY安永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副總經理 曾韻▲零信任架構下,金融機構的數位信任實踐 講者: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諮詢服務處 處長 林裕泰▲數位身分的信任路徑:從國際趨勢看身分主權 講者:臺灣數位信任協會 顧問 黃彥霖▲AI時代的信任危機:科技如何成爲社會信任的守門人 講者:Gogolook Watchmen 產品負責人 傅鬱玲▲深度對談實踐數位信任與防詐社會影響力:跨域共築可信任的生態圈 主持人:Gogolook商務長 林柏翰 與談人:MetaAge產品處協理徐大庭、KPMG副總經理侯家楷、馬斯克資安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資安顧問張緯麒。▲數位信任技術應用場景分享: • 數位產業署(暫定) • 一卡通票證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闕大順 • 酷澎股份有限公司 總監 周彥儒
2025臺灣數位信任論壇資訊場次日期: 2025年8月27日(三)14:00~17:00入場時間: 13:45開放入場場次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4樓(401廳)【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報名連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ctivity/Form/Signup/PROD000020043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爲2025年01月01日至2025年07月31日。資料來源:《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研究方法:《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羣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詐騙』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熱門關鍵字」(注1)作爲本分析依據。
*注1 熱門關鍵字: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萃取網路上的文章與主題共同出現的關鍵熱詞;次數越多,字詞越大;可用來釐清核心議題與重點人事物。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銀行防詐出重拳!四大銀行凍結「幽靈帳戶」 9家停自然人憑證開戶懶人包/黃金詐騙怎麼運作?常見手法、話術與真實案例解析BIG DATA EVENT 2025重磅推出AI新品 強化品牌信任防線網紅「仙塔律師」是誰?當詐團軍師遭拘提 昔日「神預言」被挖出收到「沒買」的包裹?幽靈包裹詐騙頻傳!超商物流黑名單、退款自保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