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渠馬鎮:基層智治讓民生幸福“觸手可及”
“姜奶奶,我來幫您做養老認證咯!”近日,居住在雲陽縣渠馬鎮白銀村3組的74歲老人,通過網格員曹怡的智能終端,僅用2分鐘就完成了養老資格認證。這樣的場景在渠馬鎮已是常態。其背後,正是“141”基層智治體系精準派單,四板塊及網格員快速響應的聯動機制在持續發力。
渠馬鎮結合實際,將全鎮科學劃分爲21個網格,全面配齊“一長三員”,並廣泛吸納水電工、司法調解員等網格“N力量”。通過基層智治平臺實現智能訴求收集、任務派發與統一調度,精準對接養老認證、反詐預警勸阻、惠農補貼申領等12類高頻服務,實現“上門辦、掌上辦、一次辦”。
在此基礎上,渠馬鎮創新推出“智慧預警+主動服務”機制,整合人、房、地、事、物數據,通過AI算法對羣衆歷史訴求進行大數據分析,預判季節性、羣體性需求,提前調度資源,變“被動接單”爲“主動治理”。目前,已累計代辦羣衆事項5577件,平均辦事時長壓縮20%,羣衆滿意度持續提升。
渠馬鎮的智慧治理不僅注重效率,更彰顯溫度。當地爲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羣體,構建“線上監測+線下響應”雙軌機制,形成“數據監測、智能預警、精準服務、心理疏導、應急救援”五維關愛體系,實現全覆蓋、精準化的“暖心服務”。
線上,平臺通過多維數據融合與動態更新,藉助AI攝像頭、智能傳感器等設備,實現防溺水、地質災害和森林火災等智能預警,並自動分撥網格事項及任務至相關責任人,提升處置效率。線下,渠馬鎮整合網格“N力量”,組建“嶺上先鋒”志願服務隊,每月定期爲獨居老人、重精患者、大病戶等提供健康監測、送藥上門等貼心服務。
針對留守兒童,鎮裡推出由1名網格員、1名教師和1名“愛心媽媽”結對1名兒童的“3+1”幫扶機制,每月兩次上門開展陪伴、學業及情感輔導,同步開設“暑期託管班”,築牢立體化守護網絡。
“我家秋彤桃現在再也不愁賣咯!”種植戶任大爺喜笑顏開,“網格員幫忙對接了專業直播團隊,訂單一個接一個!”
渠馬鎮聚焦重慶市數字鄉村重點鎮建設目標,大力發展電商新業態,推行“網格+電商”融合模式,將本土電商主播和經營主體納入網格管理,依託智治平臺建立產銷對接快速通道,爲農戶拓寬銷售渠道,打通“產、供、銷”全鏈條。
此外,渠馬鎮整合多家物流企業資源,在村社設立統一快遞收發點,構建高效物流網絡。今年以來,全鎮通過“電商快車道”推廣渠馬鹽菜、巖風黑花生、白巖谷香大米等農產品,實現銷售總額5000餘萬元,帶動800餘戶農民增收。
從“數據跑路”到“服務上門”,從“傳統治理”到“數字賦能”,渠馬鎮正用一張張民生清單、一項項數字變革,讓每一個細微需求被精準捕捉,使“治理變量”變“幸福增量”,用不斷躍遷的數字治理溫度,託舉羣衆觸手可及的幸福刻度。(譚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