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祿勸:以主防新模式 創平安新“楓”景

“現在出來街上趕集,經常會見到鎮上那羣熟悉的警察、他們開着警車,閃爍着警燈時刻守護我們身邊,心裡特別踏實!”家住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皎平渡鎮的楊大媽對當地治安狀況讚不絕口。

近年來,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公安局皎平渡派出所積極探索“派出所主防”警務新模式,以“降警情、控發案”爲目標,強化治安防控,轄區治安形勢持續向好。自2023年以來,轄區刑事警情同比下降51.3%,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8.7%,治安類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6%,羣衆安全感、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01警力下沉

織密社區防控網絡

皎平渡派出所管轄11個村委會、145個村民小組,是四川省西昌、會理等地到達昆明的必經之地,也是由川入滇的“北大門”。近年來,皎平渡派出所堅持把轄區作爲“主防”主陣地,推動“1+1城鄉社區警務工作”落地落實,警力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傾,全力打造社區警務“前沿哨所”。

皎平渡派出所在原有警務室基礎上,將轄區劃分爲四個警務區,爲了破解警力不足的瓶頸,皎平渡派出所積極發動村委會幹部、網格員、治保員、治安積極分子等力量,組建了11支羣防羣治隊伍,協助開展治安巡邏、隱患排查、防範宣傳、信息收集等工作,形成專羣結合、警民聯動的治安防控格局。

同時,以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爲抓手,積極推進視頻監控、智能門禁等科技手段在社區的深度應用,構建起立體化、智能化的社區治安防控體系。轄區基本完成智慧安防小區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將警力最大限度下沉到社區,實現警務前移。社區民警紮根社區,開展巡邏防控、矛盾糾紛化解、服務羣衆等工作,真正實現了“警務圍着民意轉、民警圍着百姓轉”。

派出所民警明顯感覺到之前,我們總是圍着案件轉,誰知越轉事情越多,人越忙。現在圍着百姓轉,圍着防範轉,案件越來越少、治安越來越好、羣衆安全感越來越強。

02源頭治理

築牢平安穩定根基

皎平渡派出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2023年以來,成功處置矛盾糾紛警情116起。

近日,皎平渡派出所接到一羣衆報警,稱因其侄兒喝酒醉了現在正在家中要和其老公動手打架。值班民警迅速趕往現場。經瞭解得知,該男子當晚喝酒醉後,因其母親和他人有土地糾紛,認爲對方故意刁難自己,從而發生矛盾,雙方發生口角,隨着口角升級,繼而要發生肢體衝突。在得知原委後,民警與村幹部、社區民警,及雙方家屬等共同開展思想工作,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03打防結合

提升羣衆安全感

皎平渡派出所始終堅持“聚焦民生小案,嚴打防範兩不誤”的理念,始終保持對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全力維護轄區治安穩定。

針對轄區治安特點,建立警情日研判機制,精準高效地抓好預警工作,由綜合指揮室通過研判分析,對轄區內的治安形勢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和掌握犯罪動態,採取有針對性的巡邏防控措施,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

爲了提高羣衆的防範意識和能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防範宣傳活動。皎平渡派出所利用羣衆白天農田耕作、晚上回家的間隙,開展“田間警務”“錯時警務”,舉辦“警企安全知識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現場講案說法等方式,向羣衆普及防盜、防騙、防火、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知識。

2023年以來,先後開展安全防範宣傳活動160餘場次,受教育羣衆達到數1.3萬人次。特別是在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期,組織民警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重點場所,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向羣衆講解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手段和防範技巧,提高了羣衆的識騙防騙能力,有效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轄區實現了連續328天盜竊“零發案”、連續485天電詐“零發案”。

04傳承“紅色精神”

維護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是維護邊疆民族地區穩定的基石,也是推動平安邊境創建工作的抓手。皎平渡鎮主要居住着彝族、傈僳族、傣族、苗族等8個世居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36.27%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爲進一步加強與少數民族羣衆的感情,皎平渡派出所深入轄區村民小組開展“普法律、講團結”活動。爲將黨的聲音傳到少數民族家家戶戶,開展衫樂“石榴花”宣講活動,將長征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羣衆傳達,切實把黨的好政策、好方針宣講進羣衆心中。

一樁樁小事、一次次互動,把警民攏到一起、心連在一起、思想拉到一起,都是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好詮釋,皎平渡派出所正用紅色故事喚醒共同記憶,轉換爲守護平安皎平的行動自覺,打造羣衆參與的“平安共同體”,讓維護民族團結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來源:“祿勸警方”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