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劇+互動 “勞模工匠進校園”開創新模式
中工網訊 4月18日下午,上海市格致初級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向“抓鬥大王”包起帆提問,“包老師,一直走在創新的道路上,是什麼讓您始終保持創新的熱情和動力?”五次獲得全國勞模榮譽的包起帆思索片刻後回答:“創新就在崗位,在崗位盡責,爲事業奉獻。我們一線工人其實和學生們一樣,‘時刻準備着’。”這個回答贏得了在場學生們的熱烈掌聲。
這一幕發生在今年“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的現場,該活動開創了“情景劇+勞模工匠互動”模式,受到師生們的歡迎。兩部情景劇分別講述“太空之吻締造者”王曙羣和“抓鬥大王”包起帆的事蹟,而勞模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爲整場活動注入了新活力,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植學生們的心中。
活動現場,上海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趙德關,黃浦區委副書記李忠興,區總工會主席姚曉紅,全國勞模包起帆,上海市勞模陳忠偉及學生代表共同上臺,爲非遺項目——絨繡作品《百年工運》起針,啓動本次“勞模工匠進校園”活動。
隨後,市工人文化宮、虹口區工人文化宮及市宮茉莉花話劇團帶來兩部情景短劇:一部是《仰望者》,展現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裝領域傑出技能領軍人物、全國勞模、大國工匠、何樑何利獎獲得者王曙羣的奮鬥故事;另一部是《創新之約》,講述“抓鬥大王”包起帆如何引領港口機械化、數字化、智能化,屢獲國內外科技大獎,開創內貿集裝箱航線,首創智能物流新模式的事蹟。
兩部情景短劇生動還原了勞模用雙手托起“中國夢”,用專注和堅持詮釋“可愛可敬”的勞模精神。 在互動環節,現場學生踊躍舉手提問。包起帆講述了其作爲一線碼頭工人的經歷,把個人不斷創新的動力源泉通過樸實和生動的語言告訴學生們,“同學們的問題都非常好,我想說,要有一顆熱愛的心,把初心放在爲崗位奉獻之中。在孜孜不倦、不斷克服困難的道路上,去迎接最後那道光的到來。”
記者瞭解到,此前,學校專門安排了思政課程,讓同學們先期對包起帆、王曙羣兩位勞模事蹟有了學習和了解,所以他們的現場提問接地氣、有感情,同時也在叩問自己的未來。
據悉,本場活動是市總首次以“情景劇+勞模工匠互動”的創新形式進入校園。從現場反響來看,這一活動模式深受師生們的歡迎。爲紀念百年工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未來,上海各級工會將積極響應中華全國總工會關於深入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行動的號召,將勞模先進事蹟和匠心精神展示給青少年,激發青少年職業理想和社會責任感。
(勞動報記者 莊從周)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