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禁廚餘養豬曾遭「賴揆」反對! 縣長張麗善今現身喊話了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表示,自己並不覺得特別高明,但云林縣確實累積一些處理廚餘經驗可以分享。(周麗蘭攝)
雲林縣府2018年決定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被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批評,農委會後來補助高溫蒸煮鍋讓養豬農加熱。縣長張麗善今(23日)表示,廚餘不太可能加熱到高溫殺菌的程度,再放涼後給豬吃,這是心知肚明的。她強調,自己並不覺得特別高明,但云林縣確實累積一些處理廚餘的經驗可以分享。
臺中市昨傳出非洲豬瘟疫情,疑似因豬隻吃到帶有病毒的廚餘而感染,雲林縣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已7年的政策,瞬間受到各界關注與肯定。
網友也翻出當年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對雲林縣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的不認同意見。他當時表示「廚餘養豬固然是非洲豬瘟傳染的管道,但建議各縣市首長尊重農委會根據疫情發展,有層次、有次序地進行相關工作。貿然禁止廚餘養豬,其他縣市也跟進,廚餘去處馬上會出現困難。」
張麗善今(23日)受訪回顧當年做出決策的初衷表示,2018年臺灣邊界曾發現一隻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死豬,她心想「一旦進入雲林,養豬業不就垮了嗎?」由於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播源頭就是廚餘,她纔在上任後第一時間簽署行政命令,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初衷就是要保護養豬產業,讓消費者安心吃肉。
對於行政院當時不支持全面禁用廚餘養豬、農委會補助高溫蒸煮鍋給養豬戶的做法,張麗善說,他們以爲這樣就能解決問題,但她心中懷疑,這是否在執行其他政策,或是討好、通融部分人。因爲廚餘幾乎不可能經過完全高溫殺菌,還得花時間冷卻;即使真的煮過,多數也只是隨便加熱到溫溫的程度就餵豬,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不可能嚴格落實所謂的「高溫殺菌」。
張麗善認爲,非洲豬瘟問題不應泛政治化,如果當時中央能嚴格立法,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各縣市就一定會遵守。但由於中央態度搖擺,除了雲林和屏東這兩個養豬大縣外,其他縣市並未特別重視風險。行政院認爲只要高溫殺菌就好,地方政府自然配合;否則小規模的養豬縣市會質疑中央沒硬性規定,地方憑什麼管?這樣的壓力,小養豬縣都承擔不起。
她坦言,2018年的決策讓她在昨天之間成爲風雲人物。她說,自己不覺得偉大,只是累積了一些成功案例,也樂意分享,過程中會有陣痛期,但陣痛期過了就好了,勸說、鼓勵、要求,多管齊下。
她舉例,當年縣府與各鄉鎮市清潔隊協調,要求將家戶廚餘收起來脫水瀝乾。有些鄉鎮因爲出售餿水給養豬業者不願配合,她與公所溝通,萬一爆發非洲豬瘟疫情,他們能負責嗎?現在清潔隊已經完全沒有外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