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養豬喊停!竹縣每月將涌入823噸廚餘 即起管制收受對象

新竹縣府23日召開「非洲豬瘟禁用廚餘養豬政策」協調會議,認爲廚餘源頭減量是必要手段,因此環保局宣佈管制廚餘進廠收受對象。(新竹縣府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因應中央禁止廚餘養豬政策,新竹縣每月將有超過823噸廚餘涌入環保局廚餘處理廠,已嚴重超出廚餘廠負荷,縣長楊文科23日召開「非洲豬瘟禁用廚餘養豬政策」協調會議,認爲廚餘源頭減量是必要手段,因此環保局宣佈自即日起管制廚餘進廠收受對象,積極協調水資中心等多元管道協助去化廚餘濾液。

爲防堵非洲豬瘟蔓延,中央宣佈23日至27日豬隻禁運禁宰政策,並禁止廚餘養豬。環保局指出,新竹縣每月有超過823噸廚餘,其中8成約663噸廚餘用於養豬,其餘2成約160噸廚餘進入環保局廚餘廠,由黑水虻去化處理。如今無法使用廚餘養豬,所有廚餘將運入廚餘廠處理,已嚴重超出廚餘廠目前設計處理量每月660噸。

環保局說明,目前除了調查51家廚餘養豬場廚餘來源及確認是否停止廚餘餵養,也廠商加班調用飼養貨櫃增加黑水虻數量,並辦理限制性招標,提升廚餘處理量能由每月660噸增加至1100噸,以提升黑水虻處理量能爲原則。

加強廚餘源頭減量宣導,包含瀝乾水分、吃多少煮多少(目前廚餘含水率約90%),緊急採購新的廚餘空桶因應增加廚餘量,協調各鄉鎮市清潔隊進廠時間,避免尖峰塞車。廚餘廠收受對象也有管制,不收軍方、監獄含矯正學校、應檢具事業廢棄物清理計劃書之事業。

環保局表示,除上述不收之產生源外,協調清潔隊收運方式,如集合式住宅、小吃攤由清潔隊隊專車收運。家戶、小吃攤由清潔隊沿途收運。學校應自備空桶,以「以桶換桶」方式,由學校自行委託廠商,統一載運至環保局廚餘廠,廚餘廠只開放清潔隊及學校進場。

環保局也指出廚餘脫水濾液去化問題,預估非洲豬瘟停止廚餘養豬,每日廚餘濾液將產生45噸。請民衆配合廚餘分類時應將廚餘儘量瀝乾,減少廚餘產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