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之海筆記/專業一點很難嗎?談《日本電影百年史》

▲大島渚的經典級性愛禁片《感官世界》,全見版終於在臺灣上映。(圖/傳影互動提供)

作者/馬賽克

之前,當時衛視電影臺還在臺灣的時候,曾經播出過一部紀錄片、叫《大島渚的日本電影百年史》。這個節目對影迷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爲該片編導大島渚是日本電影「新浪潮」的旗手, 說話當然很有份量。而一部談論「電影百年史」的紀錄片,裡面必然可以看到許多珍貴的畫面資料。

該影片是英語旁白,人名和片名都以英文字幕顯示。理論上來說,找一位英文能力還可以的譯者、再找人幫忙解決譯名的問題就可以了。但結果是……。

▲黑澤明的《羅生門》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日本第一部在三大影展得獎的作品。(圖/公共版權照片)

影片從找到日本默片巨匠伊藤大輔失落的作品《忠次旅日記》開始說起。伊藤大輔的名字譯對了;儘管譯者不知道《忠次旅日記》這部作品。但接下來的翻譯就讓人傻眼了。據我估計,影片中有70%的人名和片名沒有譯出來,翻譯出來的,約90%都是錯的!

舉例來說吧,日本影史上最頂尖的兩位大師:溝口健二與小津安二郎,譯者都譯不出他們的漢文名字。而譯出來的,幾乎全都是錯的。例如以《人情紙風船》傳世、在中國戰場送命的山中貞雄,被譯成山中貞夫。黑澤明的啓蒙恩師山本嘉次郎,譯成山本梶子(變成是女的)。

▲《家族遊戲》讓森田芳光一舉成品。圖右爲男主角松田優作。(圖/光點臺北提供)

更離譜的是,他把黑澤明的名字譯成市川昆,完全不合道理(兩人名字的英文拼法差很多)!因此,當《無悔我青春》(原節子主演)、《羅生門》等經典作品的畫面和片名出現時,譯者很自然的也是「莫宰羊」。

加上連Godzilla(哥吉拉)都不曉得,由此可以推估:譯者對日本電影的基本認識近乎「零」!接下來一蘿筐的錯誤:例如把寺山修司譯成寺山春二、山田洋次變成山田代司、森田芳光變成森田吉光、北野武變成武志北野,也就不足爲奇了。

▲堪比A片的性愛畫面尺度,讓《感官世界》壓倒一切,成爲國際知名的禁片。(圖/傳影互動提供)

看完這部紀錄片,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偌大的一家電視頻道公司,怎麼會沒有審稿機制?如果有,又怎會讓如此不及格的東西過關?別說不瞭解日本電影史的人看完後依然霧煞煞,就算稍有點日本電影知識的人,看完後恐怕也是一頭霧水!

其實,只要譯者的英文夠好(上述影片譯者的英文也很勉強),譯名的事很好解決,只要打個電話到當時的電影圖書館,請他們找人幫忙就可以了。臺灣懂日本電影的人不少(當時至少還可以找到張昌彥或黃仁)。讓我不解的是:當時衛視電影臺爲什麼不這樣做?